從2008年的滿目瘡痍,到今天的新廠房、新設備、新訂單,“鳳凰涅磐”這個詞用在東方電氣的身上應該再合適不過了。
當重建的大旗高高揚起,王計看到的已經不再是瓦礫遍地的災區。危機就是轉機,這次重建恰恰是東方電氣謀求新戰略布局的開始。
王計:三線建設留給我們的遺憾將在這次重建中全部解決。現在新基地把多少年來我們積累起來對管理的認識,最佳的工藝流程、最佳的管理方式、最佳的成本組合辦法,都在這次規劃中融進去了。至少我說,我們有30年的時間不落后。
兩年過去了,東方電氣收獲的不再是同情的目光。戰勝災難與危機,集團在“五電并舉”結構轉型中的初戰告捷,讓東方電氣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希望。2009年,東方電氣新增訂單近600億元,其中火電占46%,其他的54%則全部來源于核電、風電和水電等項目。
【王計簡歷】
1953年出生,江蘇鹽城人。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
畢業于二重職工大學。
曾任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兼西南化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1年調任中國一重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04年11月任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主要貢獻:曾先后參與了國家重點產品MP2500、KP12500熱模鍛壓力機、KS500、KS1600棒料剪、RWZ560輥鍛機等設備加工工藝的編制和現場技術服務工作。主研的“鞍鋼1550板坯連鑄機關鍵設備”1993年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重離子回旋加速器墊補線圈的研究”1992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銑削技術手冊》(研究)1994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被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
【第三只眼看王計“五電并舉”】
去采訪之前的一段時間,正是上市公司年報即將謝幕的時候,東方電氣今年再度提出10轉10派1.6元的分紅方案。王計對記者說,作為一個誠信的上市企業,只有堅持盈利就分紅,才能取信于投資者。而資本市場里,投資者把錢投給誰,更多地是看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經營前景。
和訊信息研發部首席分析師夏立軍:
從目前公司財報來看,他的風電還有核電占據的收入的比重還不是很大。我們不能說目前他公司的產品馬上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但是從公司目前增長的勢頭來看,風電設備的毛利率,還有核電設備的毛利率都能夠達到15%以上。公司風電和核電設備國產化率逐漸轉變之后,那么他的毛利率將會進一步提高。后期他整個設備結構的轉型還是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