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價格、服務兩張牌
隨著風電市場競爭加劇,風機價格戰已經開始逐漸凸顯,對整機制造商而言成本壓力也不斷增加,很多整機企業試圖通過完善零部件采購招標體系來降低成本緩解壓力。近兩年,增速箱潤滑油也悄然出現整機廠商的成本壓縮單上。
據介紹,對于一臺風力發電機而言,其零部件按照價格分為50萬~100萬元、20萬~50萬元和20萬元以下三類,對風機運行的影響程度也依次降低。事實上,由于風機對零部件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整機企業對大型零部件即前兩類零部件的選擇權并不大,而根據供應鏈管理策略,企業 希望有更多20萬元以下零部件的供應商參與投標,一方面風險控制相對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競爭降低成本。
“一般情況下,一臺1.5 MW的風機只需要4萬元的潤滑油產品就足以保證其正常運轉。但由于國際品牌的壟斷效應造成目前潤滑油產品報價普遍較高。”魏國平強調,鑒于奧吉娜的技術與原料都是自主研發的,因此可以做到產品價格始終保持比美孚便宜10%~15%。
就目前的產業情況而言,穩居我國風電市場前三甲的風機制造商實力雄厚、訂單富足,潤滑油產品的價格波動并不足以對其生產成本構成威脅。但是對于其他整機企業而言,通過使用國產潤滑油來降低制造成本不失為一種策略,而奧吉娜通過市場調研,印證了這一現象。
魏國平坦言奧吉娜已經選定了2009年新增裝機容量排名第四到第二十的部分國產整機制造商作為其目標客戶,并將在2010年實現市場突破。除了“價格牌”,奧吉娜還專門組建成立一個給風力發電廠提供潤滑油檢測預測的系統中心,可以通過給風機“抽血化驗”,從而檢測風機“機體”是否存在問題,以備及時對風電場加以維護和防范。無疑,這張“服務牌”將對奧吉娜實現其市場目標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