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風力發電網獲悉,在近期公布的德國陸上風能拍賣最新結果中,僅有208兆瓦的風電場項目獲得了成功,總發電量為650兆瓦。毋庸置疑,這一結果表明本次招標認購仍是不足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問題導致了德國的陸上風電一直在拖著歐洲整體風電發展的后腿?我們不妨從歐洲風能協會的言辭中探尋一二。
眾所周知,近兩年德國陸上風能拍賣中分配的容量一直在下降,最近公布的拍賣結果中,這一比例已經從2019年2月的71%降到了45%和30%,平均出價為62歐元/MWh。
其實仔細分析以往的信息和文章不難知道,德國風電拍賣輪次越來越少被認購的最大原因其實是許可。現在為德國一個新的陸上風電場獲得許可的過程可能會需要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僅僅在兩年前,這個過程只需要十個月。而且即使已經獲得了許可的風電項目也在法庭上不斷地受到質疑,目前仍在審批過程中的陸上風電項目還有11GW。
歐洲風能協會的宣傳和信息主管Viktoriya Kerelska說:“在歐洲最大的風能市場上,陸上風能項目在拍賣中勝出的能力正在全面下降,這令人產生不安。很明顯,德國的審批程序存在問題,事實上獲得許可的時間越來越長這一現狀,正在使德國到2030年達成65%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漸行漸遠。
對此我們必須要加大建設力度,德國政府現在必須要采取果斷行動,應該在暑假后召開的風能危機會議之后制定具體措施,讓風力發電場的許可重回正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意味著無法實現能源轉型,最終消費者將支付更高的金額,而德國風電供應鏈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Viktoriya Kerelska的話十分中肯,若是德國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該國陸上風電的發展必定逐漸式微,今后對歐洲風電的整體發展也將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