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4平方公里的廣東(陽江)風電裝備產業基地內,“陽江造”風電鋼管樁、導管架、塔筒、葉片等設備源源不斷通過陽江港運送到陽江及周邊海上風電場。
在幾十公里外的南鵬島及沙扒海域,4個共13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陸續進入風機安裝階段,2020年底前,將有數百臺“大風車”矗立在海上晝夜不停旋轉,為廣東及粵港澳大灣區輸送大量清潔能源。
靠海吃海,向海而興。隨著近年來綠色能源產業興起,陽江敏銳嗅到風口,發力海上風電產業。目前,該市規劃1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完成核準,4個在建的海上風電場明年全部建成投產,17家從關鍵部件到主機集成的國內外知名風電企業制造項目落戶該市風電裝備產業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海上風電“一港四中心”正在建設,一個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檢測認證、運營維護于一體的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呼之欲出。
海上風電開發
2020年底建成4個海上風電場
陽江是粵西沿海大市,海岸線長458.6公里,海上風能開發潛力巨大。2018年4月發布的《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提出,全省海上風電規劃總裝機量6685萬千瓦,陽江規劃裝機量達1000萬千瓦。截至2018年底,陽江1000萬千瓦項目全部核準,占全省核準總數近1/3。目前,陽江有4個共1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在建,占全省在建總裝機量180萬千瓦的72%。無論是規劃容量,還是在建容量,陽江都成為全省海上風電開發的主陣地。
在陽江沙扒及南鵬島海域,4個海上風電場建設正酣。長170多米、起吊能力達4000噸的“華天龍”號作業船,長198.8米、起重能力4500噸的“創力”號作業船等代表國內頂尖、國際一流海上施工能力的巨型船只正在風浪中搭建海上作業平臺,施展吊臂先后將巨型導管架、基礎鋼管樁、塔筒、主機等設備吊起安裝,基礎鋼管樁打入海底幾十米,風機將穩穩地屹立于海面上達100米,將海上風能不斷轉化為清潔電能。
據了解,陽江在建的4個海上風電場均采用主流5.5兆瓦大功率抗臺風機組,能夠有效提升捕風效率,降低海上風電成本。
中廣核南鵬島40萬千瓦風電場是建設進度較快的項目。6月18日,該風電場完成首架風機機艙的吊裝,接下來進入葉片安裝。據中廣核陽江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項目部副經理朱國權介紹,該風電場6月完成首臺風機吊裝和海上升壓站吊裝及首根海底電纜敷設,8月實現首臺風機并網,年內計劃完成30臺風機吊裝,2020年底全部風機投入運營。
到2020年底,陽江4個海上風電場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發電量約36.4億千瓦時,年產值達31億元。此外,正加快余下870萬千瓦已核準項目的建設,預計到2025年,陽江市1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將全部建成投產,年產值達250億元。屆時,陽江將為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穩定充足的清潔能源,成為大灣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
風電裝備制造
形成零部件到主機集成完整產業鏈
廣東陽江及周邊海域大規模海上風電開發,對風電裝備需求巨大。陽江搶抓機遇,在陽江高新區規劃建設了7.4平方公里、全省唯一的廣東(陽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基地臨近陽江港,風電裝備可就近通過港口出海運送到海上風電場。
近兩年來,國內外知名風電制造企業對陽江風電產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大項目紛至沓來。截至目前,陽江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已落戶明陽風電、金風科技、龍馬集團等17個總投資近200億元的風電裝備制造項目,涵蓋風電整機、葉片、電機、塔筒、海底電纜、電梯等系列風電關鍵裝備部件,初步形成從系列零部件生產到主機集成的完整產業鏈。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是國內領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能源企業。明陽集團陽江產業基地總投資15.5億元,生產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一期葉片廠總投資5.5億元,建設6條葉片生產線,年產量230套,預計年產值12億元以上;二期投資10億元建設風機主機制造項目。目前葉片廠已投產,整機項目正加緊建設。
因承接了廣東粵電湛江外羅海上風電場、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場、三峽沙扒海上風電場的葉片訂單,明陽風機葉片廠從年初以來開足馬力生產。在該廠葉片后期制作區,長76.6米、重36噸、根部直徑4.4米的巨型風機葉片一字擺開,工人們正專注地進行葉片防銹作業。“這些捕風神器科技含量很高!”該廠工藝質量部部長王寶鋒表示,“針對海上臺風和雷暴天氣,我們采用抗臺風型葉片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設置防雷系統,更安全、更高效。”
無論是落戶企業數量、規模,還是產業鏈完整度,陽江風電裝備制造業已走在廣東乃至全國前列。到2020年,陽江風電裝備制造年產風電整機350套以上,實現年產值達350億元,到2025年,陽江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整機年產800套,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年產值達700億元。
邁向中高端
打造海上風電“一港四中心”
在風電裝備制造業形成集群效應的同時,陽江注重對標國際先進、瞄準世界前沿,以全球視野謀劃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積極向風電產業鏈研發端、運營維護端等中高端邁進,建設“一港四中心”,即“南中國海海上風電母港”和“風電研發中心、認證中心、大數據中心、運維中心”,打造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檢測認證、運營維護為一體的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
2019年5月及去年10月,陽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陽江市市長溫湛濱分別率團赴歐洲風電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招商推介和學習交流活動,拜訪全球知名風電企業,學習先進經驗、促進雙方合作。2019年6月1日,2019年全球風電產業發展大會在陽江召開,全球風電精英就海上風電發展前景、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等進行充分交流,陽江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的焦點。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陽江風電產業發展開闊了視野,與國內外風電產業鏈上研發、運維、人才培養等優秀企業和組織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在2019年全球風電產業發展大會上,共有13個陽江風電重大項目揭牌及簽約,包括廣東(陽江)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基金、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應用示范基地、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技術創新中心、廣東(陽江)海上風電產業大數據中心、廣東(陽江)海上風電運維中心等7個項目揭牌,以及陽江海上風電人才培訓基地共建、陽江海上風電運維母港建設、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合作等6個項目簽約。
13個項目均為陽江與國內外風電產業鏈上下游知名企業或機構的合作,填補了該市在風電產業研發端、風電裝備檢測認證、風電前沿技術研究應用、風電母港建設、風電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空白,對陽江打造“一港四中心”、構建生態鏈完整的風電產業體系,打造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具有關鍵性支撐作用。其中,陽江將與丹麥倫訥港口公司合作,將陽江港打造成區域性海上風電運維母港,并加大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等領域合作,將陽江建設成為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和技術轉化應用基地。
為進一步提升海上風電創新能力,陽江還重點謀劃建設廣東省能源(海上風電)重點工程實驗室,匯集省內外高端人才資源,對海上風電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科技攻關。
從海上風電開發延伸至風電裝備制造,再邁向風電產業鏈中高端,到2025年,陽江海上風電產業集群預計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成為廣東沿海經濟帶產業集群中一顆亮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