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技術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得到了較大提高,但海上風能開發的主要問題在于成本過高和安裝運輸不便。隨著海上風電技術的成熟,海上風力發電的成本也將不斷下降。海上風電機組呈現大型化的發展趨勢,其中在淺?;蚪^域,單樁基礎是目前海上風電場應用最多的一種結構;浮式結構適用于深海區域,單風機漂浮平臺是目前研究的重點。海上風電場逐漸發展為大中型風電場,機組的排列及風電場控制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海上風能資源是一種清潔的永續能源,在各國政策的積極支持下,海上風電技術的提高和風電開發成本的下降促使海上風電規?;l展,海上風能將得到更深入、更大范圍的開發和利用。
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發展無疑更具有潛力。如果將兩者做一個比較會發現,海上風電在發電穩定性、電網接入便利性、土地節省等多方面均優于陸上風電。
全球海上風電市場規模迅速擴張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下降,全球海上風電市場規模在迅速擴張。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海上風力發電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在持續上升。2017年全球9大海上風電市場裝機容量歷史性地增長了4334MW,相比于2016年增長了95%。截止至2017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8814MW,較2016年(14,384MW)增長30%。預計2018年,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初步核算數據,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保持2017年的增長趨勢,累計裝機容量達到約22GW,同比增長約17%。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逐步擴展,海上風能正逐漸向世界主流能源邁進。
其中,英國保持了其市場領先優勢,2017年累計裝機容量6836MW,占全球裝機容量的36.3%;其次是德國,以5355MW累計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二,占比28.42%;中國海上風電2017年新增裝機1164MW,累計裝機達2788MW,位列世界第三。其他國家例如丹麥、荷蘭、瑞典等地,其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均有所擴張,產業進一步發展。
2011-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全球各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占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歐洲仍為全球海上風電最大市場
歐洲在海上風電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2017年其延續了其的霸主地位,新增裝機創下3148MW的記錄,投產了17個海上風電場,新投資額75億歐元,可覆蓋2.5GW容量。2018年,歐洲、中東與非洲地區的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占到了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的60%。
據GWEC年度報告,2017年歐洲投產的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中,有一半以上(53%)來自英國;德國為第二大市場,擁有歐洲總容量的40%;比利時占總份額的5%;芬蘭啟用了首個海上風電場。
累計裝機容量方面,歐洲海上風電裝機前五位的國家和裝機量分別是:英國(6836MW)、德國(5335MW)、丹麥(1271MW)、荷蘭(1188MW)以及比利時(877MW),前五位國家合計占歐洲并網海上風電項目裝機量的98%。
全球海上風電行業發展前景預測——未來累計裝機容量有望達154GW
2018年,全球建設了多個大型的海上風電項目,新建海上風電的項目融資2018年約為178億元左右。伴隨著全球海上風電項目的展開和新型市場的興起,前瞻認為,全球海上風電市場未來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7%左右,預測2030年全球海上風電的累計裝機容量將達154GW。
全球海上風電行業發展趨勢預測——海上風電價格下降成為趨勢
與此同時,隨著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和政策機制設置的完善,海上風電價格下降成為趨勢。2017年,德國海上風電項目實行了首個“零補貼”投標項目,此風電場最早將于2024年投產運營;荷蘭開展了“零補貼”招標項目,中標項目將執行不高于零售價格的電價。按照GWEC預測,由于行業日趨成熟、技術和管理改進、投資者信心增強,以及新一代具備大掃風面積和大發電量的風機類型的引進和部署,未來5年左右完成的海上風電項目電價將是過去5年的一半,并且這一趨勢很可能會繼續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