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測風塔數據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在最高高度層安裝2個測風方向裝置的測風塔。兩套測風裝置互成角度,一般要大于90°。受測風塔垂直塔身的影響,兩套測風裝置分別對來自于其對側風向的風靈敏性則會降低一些。這種現象,專業內稱為測風塔的塔影效應。如果不對測風數據進行修正,則測風裝置讀取出來的風速要小于測風裝置處的真實風速,故在風資源分析過程中,應對雙通道風速數據進行塔影效應的分析及后續處理。
1、塔影效應的表現形式
以收集到的山西某山地風電01#測風塔測風數據為例,其在90m有兩套測風裝置。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在230°~280°和30°~60°這兩個風向區間內,通過軟件處理,讓兩個通道的數據在同一時間點的兩個風速值比值接近于1。其處理方法是同一時間兩個通道比值過大的風速值,用大的風速值替換掉小的風速值。
2、塔影效應處理辦法
我們把測風塔90m高度處兩套測風裝置,在空間大范圍內簡化成一個理想模型點。在理想狀態下(不受任何遮擋以及其它),我們認為這個點處的風速大小在每一個時間點都是一個定值。那么這兩套裝置感應360°方向上的來風,無非是受到遮擋影響風速減小和不受影響風速正常這兩種狀態。還以01#測風塔為例,那么90m高度位置處的風速
V測得90≤V實際90
故在處理雙通道風速數據時,應在每個時間節點選用雙通道數據中的較大值來作為這個高度層這個時間點的真實風速。用這樣整理出來的一年有效風速就能夠代表這個高度層的真實情況。
在風資源分析中,我們應在數據處理的每一個階段盡量都做到客觀真實,能夠真實地反映測風塔測得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