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尊敬的各位領導、朋友,很高興出席第三屆海上風電領袖峰會,今天高朋滿坐,意味著我們海上風電就是風風火火,針對海上風電的發展問題,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三點看法。
首先,今天只講好中國海上風電故事遠遠不夠,因為中國海太小了,世界的海還很大,我們必須一塊講好全球海上風電的故事,海上風電才能真正有一個特別好的未來。所以這一次我們請了海上風電大國——丹麥,來共同探討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的問題。做海上風電的人,越來越紅火。我們第一屆兩百多人,第二屆三百多人,今天700多人,我們一塊做好這個大蛋糕,所以要立足全國,放眼世界,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關于補貼的問題。大家知道,現在補貼成了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難題,但是這個難題并不是那么難解決。大家知道無論風電還是光伏成本都在降低,補貼的成本也在不斷的減少。同時,我們看到,從今年開始,特別是兩會之后,習總書記對能源工作提出三點要求: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所以我們說的未來無論光伏風電還是海上風電的增加,不是和煤炭所比較的,而是和同樣需要增加的清潔能源對標;在未來競價上網,不是和煤電競價,而是和天然氣等這些優質的能源去做比較。“十九大”把中國能源發展的戰略方針,用八個字來詮釋:第一個是清潔,第二個低碳,第三個是安全,第四個是高效。安全、高效我不解讀,但是對清潔,低碳兩件事情進行解讀。清潔是滿足中國人民對空氣質量或者大氣質量達標的一個最簡單的基本要求,就是不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空氣達標。所以中央有一個藍天保衛戰,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必須改變能源結構,減少煤碳消費,所以總書記在今年兩次談到減少煤炭消費,一次是4月2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另一次是在5月18號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所以說,減少煤炭是中國能源發展的一個最根本的方針。減少,要靠誰去補上?必須靠清潔能源。但是,我們今年的情況并不是那么好,1-5月份煤炭消費量增加了5000萬噸,所以總書記給能源行業下達的減少煤炭消費的任務,并沒有完成。那么就是說如果我們在下半年或者5000萬噸煤炭減少下來我們需要新增加1000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電量,無論風電,核電還是太陽能,完成這么一個任務都是特別困難的,所以無論是用什么樣方式,對清潔能源進行調控,但是滿足替代或者減少煤炭消費這項工作還是任重道遠的。
最后一個,我講講海上風電的發展,我們應該看到海上風電已經開始起步。它的規模化、市場化,正在不斷的推進。我們要吸取光伏以及電動汽車的一些教訓,我們可能要像陸上風電一樣盡快的完成競價上網過程,而不是依賴補貼。像福建、廣東、浙江、山東,江蘇這些沿海地區,完全有能力自己承擔起發展海上風電的責任來。所以說我們可能要慢慢推動這樣的一個事情。今年我們要討論講一下這樣一個故事,盡快推動海上風電擺脫財政部的補貼,用我們各個地方的積極性來發展海上風電。這樣,我們可以不受補貼之制約,而能夠用我們市場化競爭的方式,盡快的講好中國海上風電的故事,并且著眼于未來,著眼于全球。因為全球的海洋之大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它的市場的空間,是難以估量的,所以希望海上風電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不僅在浙江,在江蘇,在廣東,在福建開發,我們可能到印尼開發,到歐洲開發,講好海上風電的故事。
謝謝大家。
(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