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上午,筆者一行來到孫村工業園。容川風電就落戶于工業園東區楓墩村干沖山腳下,地勢開闊,風景秀麗。站在辦公大樓三樓遠觀,初冬的第一場雪還在干沖山頂未被融化,大片的白和暗綠的植被相間,頗有一番韻味。80畝的廠區機聲隆隆,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寒風當中,容川風電風景獨好,儼然一派春天。容川風電如何博得這樣的贊譽,從參觀的幾個場景中就能體現出來。在容川風電副總經理安之文的帶領下,我們走到機床、加工中心,看到很多工人都在忙碌著,聽說公司訂單日益增多,經常加班加點,有時星期天也不休息。
容川風電歷經7年的努力,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年銷售幾萬元的小廠發展成總產值突破1個億的大型企業。如今已成為一個在全國同行業有一定影響、在用戶中有良好聲譽的規模型鑄造生產基地,是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成為蕪湖市乃至安徽省首家生產風電鑄件企業。
已經投產的容川風電公司一期年生產1萬噸風電設備機械配件生產線,主要生產主體箱體、行星架、扭力臂、偏航變槳等風電配件,為美國通用、法國阿爾斯通、南京高速齒輪、濟南圣泉、新疆金風科技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公司配套。明年初,在建的二期工程完成后,預計產值突破3個億。從2007年開始,由于業務量增大,產能不夠,公司決定擴大生產,并轉到風能,在耐低溫,技術含量不變的前提下,以風能鑄造機件為拳頭產品,公司擁有3項風能發電設備專利,成為走上國際舞臺的風能鑄件生產商。
蕪湖容川風電副總經理安之文,是容川風能的創始人之一,1965年出生的安之文,孫村人,1982年畢業參加工作,任過車間主任,1988年又去合肥工業大學進修半年。2002年,在三山區老閥門廠任廠長期間,連續讓產值翻番,生產的各種機船礦山機械廣受好評,2005年———2006年開始著手準備風能發電。建廠伊始,沒有工人,熔煉工都要他親自代培。雖然他是生產技術的高手,但考慮到打開市場的艱巨性,公司董事長決定讓他主要分管營銷一塊,白天上班,晚上還跟車送貨,既要采納客戶意見,開拓客源,又要考慮資金回籠。安之文說,能為南京高齒生產配套鑄件很不容易,南京高速齒輪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的知名公司,發展很快,門檻也很高,在安之文不斷努力下,他們決定選擇容川。從送產品圖紙,到鑄造機件出產,一絲不茍。當年有一次,蘇州的一家鑄件廠為南京高速齒輪股份有限公司做的產品報廢了,安之文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緣故,拍著胸脯說:“我們家來做,不會出問題!”立馬第二天把模具運回廠里,5天時間就生產出滿意產品,從那時開始,南京高速齒輪公司的模塊化箱底一直在蕪湖容川鑄造有限公司生產。經過多年誠信合作,發展成現在牢固的合作伙伴。漸漸地,容川風能的產品銷往安慶和蕪湖奇瑞,銷往河南、上海、湖南、江蘇等地,還遠銷美國、法國等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