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看資訊 >企業動態 > 從制造到制造服務?:聯合動力轉型風電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解讀

從制造到制造服務?:聯合動力轉型風電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解讀

2016-11-29 來源:中電新聞網 瀏覽數:474

11月16日,中國國電集團所屬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聯合動力)第10000臺風機——2兆瓦-121超低風速風電機組在河北保定下線。

  11月16日,中國國電集團所屬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聯合動力)第10000臺風機——2兆瓦-121超低風速風電機組在河北保定下線。
  
  “萬臺設備的面世意味著一個行業的成熟”——這被業內專家看來是對中國風電發展乃至全球新能源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下一步,國電集團將加大中、東、南部地區風電市場開拓力度,加快開發年平均風速低于每秒6.5米的低風速風電市場和海上風電市場。”中國國電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謝長軍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作為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的國電集團風電發展目標為每年新增300萬千瓦左右,到2020年達到3800萬千瓦。
  
  “近年來,聯合動力適時提出了‘由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的發展戰略。不僅向市場提供優質的產品,還利用公司技術優勢,在功率曲線優化、葉片置換、葉片加長、運行技術、風電大數據等領域加強研發,為業主提供高附加值的技術服務,全力以赴向國際一流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聯合動力董事長、總經理褚景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打造低風速風電技術的“王牌”
  
  日前剛剛揭曉的2016年度中國電力創新獎一等獎的名單中,一套影響風電開發建設史的創新技術赫然在列——《低風速兆瓦級風電機組關鍵技術研究與機組研發》。這套技術的誕生對占我國風資源30%的超低風速地區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11月7日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約為1300萬千瓦,同時要使“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這個合理水平是力爭控制在5%以內”。這顯然為未來幾年的風電發展趨勢指明了方向,即新增裝機將以低風速地區為主要市場,而限電嚴重的三北地區則主要以解決存量裝機的限電問題為主。
  
  作為當前及未來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低風速風機技術無疑是聯合動力的核心能力,同時聯合動力的低風速技術也代表了國內最高水平。
  
  早在2009年,在業內都在為三北地區風電市場拼殺時,聯合動力敏銳地發現了低風速地區在國內風電市場的重要意義,靠近負荷中心,上網電價高。針對這一發現,聯合動力在2013年推出低風速機型1.5兆瓦-97機型,該機型迅速在南方低風速地區受到追捧,聯合動力也因此在后續的低風速市場中占得了先機。
  
  隨后,聯合動力潛心于低風速機型的自主研發設計之中,完全自主研發出了1.5兆瓦-97、2兆瓦-115/121超低風速機型。其中,1.5兆瓦-97機型是同系列機組中掃風面積最大的風機,堪稱1.5兆瓦系列中的王牌機型,在實際運行中發電量超過同系列競爭對手機型8%;而2兆瓦-121機型則是在2兆瓦系列中為全球單位千瓦掃風面積最大的機型,卓越性能可將風機適用風速降到5.0米/秒的超低風速,從而使占我國風資源30%的超低風速地區也具備可開發價值。
  
  “截至目前,2兆瓦-121機型樣機已經經過1年多的運行,各項指標均超過設計要求,與同場2兆瓦-115機型相比發電量提升8.37%,功率曲線達標率達到了99%以上,樣機運行期間共發生3次故障,為業內樹立了低風速風機的標桿,也是2兆瓦系列中的王牌機型。”褚景春向記者介紹道。
  
  在研發低風速新機型和新技術的同時,聯合動力也在不斷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與現有機型相結合,不斷挑戰低風速機型的設計瓶頸。2兆瓦-115機型的設計年平均風速從最初的6.5米每秒,先后提升至了7.0米每秒,甚至7.5米每秒,而在此之前適用于此類風速條件的機型為2兆瓦-96機型,掃風面積提高40%以上,極大地提高機組的發電性能;2兆瓦-121機型的設計年平均風速則從最初的6.0米每秒提升至了6.5米每秒,這些在業內都屬于“不可能任務”。
  
  在聯合動力,有這樣一句話:“只要您的風場風速在5米每秒到6.5米每秒之間,其他的交給我們就好。”簡單的一句話,透露出了聯合動力的自信與驕傲。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截至目前,該公司獲得專利授權704項(其中發明專利156項),軟件著作權124項,居國內雙饋機型整機制造企業第一,編制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等40余項,獲得國家能源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要科技獎項55項。而這一切成績的背后是高效創新研發機制的強力支撐。”聯合動力副總經理袁凌向記者介紹道。
  
  伴隨《中國制造2025》及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創新發展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聯合動力自成立之初引進第一臺風電機組技術之始就已開始扣響技術創新之門。通過消化吸收、自主創新,他們陸續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原型、潮間帶型、海上機組等產品,以及當前引領市場需求的以115、121等明星產品為代表的低風速機組。
  
  據了解,聯合動力擁有一套完備的技術研發體系,建立了從技術中心、運行技術中心到思達技術中心的三級技術研發體系,保證了企業在上、中、下三個層面的技術研發。多年來,他們保持了較高的技術研發投入,引入高度技術人才,確保高端人才“引得進,用的好,留得住”,為公司技術研發提供重要智力保障。
  
  依托自身承擔的“風電設備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潮汐海洋能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平臺,聯合動力集聚和培養了一批高端新能源科技人才,開展了傳動鏈抗疲勞設計及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風輪葉片高效翼型及氣動結構設計技術研究、風電機組控制系統及并網技術研究等尖端技術研究。
  
  他們先后承擔了“新能源電力設備安全評估”“雙饋風電機組電網適應性及主動參與電網調節優化控制”“風電系統中關鍵技術研究”三項國家973課題、“大厚度、鈍尾緣、低噪聲翼型設計應用技術”和“超大型超導式海上風電機組設計技術研究”兩項國家863課題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項目。
  
  為加強對外技術合作,借智引智,促進“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依托國重實驗室平臺等方式,聯合動力與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世界500強企業研發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技術交流機制,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德國漢高公司、美國DOW化學等,加強以橫向課題為載體的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和交流。
  
  建立售后智能服務生態體系
  
  在聯合動力第10000臺風機下線的風電交流論壇上,聯合動力相關負責人提出了“風電場服務與售后生態體系”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昭示著聯合動力正逐漸從單一的設備制造商向風電裝備行業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
  
  北京國電思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思達公司)是聯合動力組建的專業化運維服務子公司,這被看作聯合動力構建服務戰略體系,推動向制造服務業轉型的重要舉措。思達公司成立5年來,始終致力于建設和完善標準化運維服務體系,形成了響應快速、維護細致和保障全面的服務體系,為保證客戶利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于標準化的運維服務體系,思達公司探索建立了“故障樹”和“缺陷樹”的檢修管理辦法,目前已完成覆蓋95%以上故障的186種故障的故障樹,對超過2000條缺陷的分析,共梳理出540個缺陷樹。
  
  據了解,思達公司還率先在行業內提出“臺套檢修”思路,將單臺風機作為檢修管理單元,通過對風機故障、缺陷等進行逐條分析。對于非大部件損壞故障,思達公司通過建立項目現場技術工程師、區域技術主管、本部技術專家三級技術支撐體系,確保常規故障4小時內解決完成,難點故障“24小時內出具臨時解決措施”“72小時形成徹底解決方案”。對于大部件損壞故障,思達公司通過設置大部件搶修專職部門來統籌公司內部人員、吊車、技術等資源,制定最優解決方案,保證大部件更換吊車3日到場,大部件7天到貨,在15天內完成更換。
  
  思達公司除與供應商建立了定期的溝通聯動機制外,為了解決大部件供應商服務人員不足的制約,通過努力培養大部件自主維修能力,目前已能夠獨立完成主流品牌發電機、齒輪箱、葉片等部件的維修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大部件搶修效率。按照“接近客戶”和“快速響應”的指導思想,思達公司建立了北京一級庫、輻射全國的15個區域二級庫和200多個項目庫房,并設置了不同級別庫房的安全庫存標準,形成了“分級儲備,統一管理,靈活調用”的科學物資儲備體系,降低了客戶因缺少備件而導致的停機損失。
  
  為了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風電度電成本,結合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互聯網技術,聯合動力將數字化風電場電控系統與云平臺遠程監控支持系統進行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實現風電場智能化運維和管理。目前已完成大數據監控中心建設,在數據接入和實時監控基礎上,實現了數字化風場智能診斷、預估、升級和機組之間的協調控制,有效提升風電機組可靠性及機組性能。利用“云平臺”風功率預測系統等信息化手段,提前預判大小風季,據此制定檢修計劃,利用小風空擋完成檢修工作,爭取在大風季多發電,多為業主創造效益。
  
  據聯合動力副總經理鐘震介紹,聯合動力完善從接貨驗收到質保期維護階段的業務流程,制定《聯合動力現場售后服務管理辦法》,建立并完善大售后服務體系,為提升風機售后服務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聯合動力不斷完善區域技術與管理職能,并成立新的技術支持隊伍,打造具備風場技改策劃和實施能力的專業化隊伍。通過售后服務微信公眾平臺,定期開展客戶滿意度調查。深入了解客戶需求,以明確改進方向,向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產品和服務。
  
  為建立以項目執行為主線的管理機制,聯合動力在全國各區域分別設立客戶服務經理,協調解決現場重大問題,做到客戶反饋問題有渠道、問題處理有跟蹤,全面提升現場服務質量;推行首問負責制,實現服務及時性。通過建立重大投訴快速決策反饋機制和建立受理反饋時效考核機制等措施,實現對客戶訴求的首問首辦,首問即辦,即時速辦,促進服務模式轉型升級。
閱讀上文 >> 新式無人機開發 可助風電場選定最佳裝機位置
閱讀下文 >> 龍源電力完成開發 國內首個風電全周期管控一體化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biz8848.com/news/show.php?itemid=45565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看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jizzzz中国|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神宫寺奈绪jul055在线播放|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free中文| jizzjizz护士| 影音先锋男人站|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亚洲一成人毛片|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jizzjizz中国护士第一次| 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女人又黄的视频网站|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1024手机看片基地| 国模冰莲自慰肥美胞极品人体图| mm131美女爽爽爽作爱视频| 宅男噜噜噜66在线观看网站|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成人高清毛片a|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永久看日本大片免费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