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3月24日,GE可再生能源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裴柯斯(Jerome Pecresse)先生來華訪問,成為本周能源界的一大新聞。
裴柯斯先生自2011年起擔任原阿爾斯通可再生能源業務總裁及原阿爾斯通執行副總裁一職。2015年GE完成對阿爾斯通發電與電網業務的收購后,GE成為了擁有業界最廣泛、影響最深的可再生能源產品線的公司之一,產品涵蓋海上和陸上風機,水電以及集中太陽能發電。重組后,裴柯斯出任GE可再生能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GE可再生能源集團十分重視中國能源市場,短短的三天行程中,裴柯斯馬不停蹄地拜訪了三峽集團、中國電建集團、葛洲壩集團、華能集團、河北建設投資集團等中國能源市場的領軍企業。
回顧本次行程,裴柯斯表示:
“GE非??春每稍偕茉吹陌l展前景。目前GE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圍內有超過3萬臺風機,裝機容量達到50GW,同時在全球水電裝機容量中有25%的裝機容量都是由GE提供的。這些業績都表明了GE在可再生能源領先的地位和我們持續投資的決心。”
近年來政府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也為可再生能源在中國的未來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根據“十三五”規劃,中國未來將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水電等能源,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2016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能源的發展扶持政策
國家能源局近期就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提出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
下面就來看看GE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戰績”,以及集團重組后帶來哪些新的突破:
21年水電路,重新出發
水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重要一員。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已突破3億千瓦,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水電裝機總量的1/4。
自2015年重組以來,GE可再生能源的水電業務有了全新的突破:
GE水電
全球25%以上水電裝機容量
在華大型水電設備市場份額高達20%
參與全球在運的裝機容量最大的5個水電項目
已在中國簽署總裝機容量達53GW的合同
其中約40GW已經投入商業運行
GE可再生能源集團扎根中國水電市場已有21年,參與了中國眾多大型水電項目的建設。
直接參與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項目——三峽工程的建設。
為向家壩水電站設計、制造800MW級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是全球在運機組單機容量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
2015年與三峽集團合作,為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提供6臺套850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及其設備。
在研發與生產領域,GE的天津水電基地如今已成為可再生能源集團全球最大的水電生產基地,擁有全球一流的設備,年均可生產從20MW到1000MW各型水輪發電機組26臺套。
除了強化本土化生產能力,GE還積極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與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設非洲加納的Bui項目、科特迪瓦的蘇布雷水電站項目、烏干達最大的發電廠卡魯瑪水電站項目等。另外,GE可再生能源集團還向越南Son La水電站提供水電設備,該水電站是越南、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水電站。
“中國風”吹向未來
風電是GE可再生能源“家族”中重要的一員,而中國政府對風電產業的重視則進一步推動了其發展。
GE風電
與中國風電企業合作十余年
中國裝機量已超1300臺
容量超過190萬千瓦
過去十年為中國提供467億度清潔電力
減少46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相當于690萬輛家用汽車的排放量
自2013年以來,GE開始向中國風電市場引進“最智能”的2.75-120型風機。2015年,GE與華能集團合作,為大理龍泉風電項目提供了55組該機型風機,總裝機量超過151MW,為15萬戶家庭送去清潔電力。
為加強本土化合作,GE還在中國打造了一座占地500平方米的風能培訓中心,為客戶提供更直觀、可操作且多樣化的實地技術培訓課程,幫助客戶提高風場運行管理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性。
在未來,GE還將把“數字化風場”(Digital Wind Farm)和“智能增功”(Power Up)等GE開發的數字能源技術應用到風機的控制與風場的運營維護中,幫助風電場達到最佳狀態。
隨著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中國的未來能源格局將向著綠色、低碳與智能的方向轉型。憑借強大的產品和技術實力,GE的可再生能源集團將繼續為中國合作伙伴提供先進的能源解決方案,不斷推進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