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達風電董事長楊震宇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運達在裝機數量、產值和利潤、技術研發和人才引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公司年銷售收入保持了20.75%的平均增速;在科技創新方面,先后研制開發出2兆瓦和2.5兆瓦兩款機組,尤其是2兆瓦機組的開發,使其在低風速和超低風速區域獲得了具有競爭力的主力機型。目前,運達已經擁有從百千瓦級到5兆瓦機組的多款大型風電機組,廣泛適應于各種復雜的地形地貌和氣象條件,為客戶提供更多富有差異性的產品。
運達風電董事長楊震宇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運達在裝機數量、產值和利潤、技術研發和人才引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公司年銷售收入保持了20.75%的平均增速;在科技創新方面,先后研制開發出2兆瓦和2.5兆瓦兩款機組,尤其是2兆瓦機組的開發,使其在低風速和超低風速區域獲得了具有競爭力的主力機型。目前,運達已經擁有從百千瓦級到5兆瓦機組的多款大型風電機組,廣泛適應于各種復雜的地形地貌和氣象條件,為客戶提供更多富有差異性的產品。
“與此同時,運達完成了風力發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承擔了一大批‘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973’計劃課題等科研項目,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化建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楊震宇說。
“十三五”將是國家產業轉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時期,發展速度、發展方式、產業結構和增長動力都和之前相比有很多變化。楊震宇認為,具體到風電行業,發展環境既有存在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一面是:風電作為國家支持的新能源行業,將從補充能源向替代性能源轉變,這一根本性的變化賦予了風電廣闊的發展空間。而經過“十二五”期間的調整,整個行業發展漸趨理性,注重技術創新,市場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定制化為主的競爭,這對運達這樣以技術見長的企業是有利的。
楊震宇說,不利的一面也不應忽視,一是電力行業增速放緩,棄風限電將長期阻礙風電行業的發展;二是電價調低的文件已經出臺,將增大風電產業鏈的資金運營壓力,而且按照國家能源局2020年實現風火同價的目標,未來風電價格仍有下調空間;三是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必須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下大功夫。
楊震宇透露,面對新的形勢和環境,運達公司經過縝密的調研與分析,已經制定了詳備的“十三五”發展戰略,確立了發展目標和行動路線圖,簡而言之,就是“一跨二領”和“一主兩翼”:“一跨二領”則是爭取到2020年公司綜合實力跨入行業前五位,成為技術領先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為專業細分市場的領導品牌;“一主兩翼”則是以設備制造為主業,風電服務和風電投資為兩翼,多元發展,齊頭并進,將企業做優做強,成為風電行業的百年老店。
(宗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