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世界風能協會、世界可再生能源協會、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等于11月27日在北京聯合舉行2015第七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會議旨在展示世界風能利用最新技術成果,推動非并網風電的應用。會上,國內外眾多行業專家、政府官員、企業家等各抒己見,力促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特別是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的能源革命支招。
在會議中,專家們就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非并網風能應用、中國新能源發展、政策扶持與商業化等諸多業內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新能源產業及研究的快速發展為世界能源結構改善樹立了榜樣,同時有益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世界風能學會主席PrebenMaegaard說,2014年世界新增風能裝機容量52兆瓦,比2013年明顯增長,總裝機容量已達370兆瓦,而今年全世界風能總裝機容量有望增加到400兆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市場大幅增長,2014年底,中國風能裝機容量已達23兆瓦,比上年增加30%。“中國給世界樹立了好的榜樣。風電成為中國供電第三大能源,中國也成為風電投資最大的國家。中國的努力,讓世界獲得了從傳統能源向新型能源發展的巨大動力,堅定了人們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信心。”
事實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仍有制約和挑戰。在我國,當下的突出表現就是棄風、棄光和棄電,任憑風力、光能甚至由此發出的電力白白流失。“最近幾年棄風、棄水、棄光很嚴重,平均每年至少200億到300億度電沒有很好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惋惜地說,一方面我們要減少化石能源使用,一方面又把寶貴的綠色能源浪費掉。原因雖有很多說法,但本質是利益,新的風電進來,勢必影響油、煤、電等的既得利益格局,因此,最重要的是有新的機制、新的頂層設計。
“要盡量把寶貴的清潔能源用起來,非并網風電就地消納就是好的方法之一。這個事情不要等國家來安排,企業家中的有識之士應在這方面下功夫、進行投資。”倪維斗建議,應當將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傳統產業協同考慮,把合適的東西放在合適的地方,在合適的系統中發揮合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