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6日,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5)隆重召開。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從2008年創辦至今已連續召開八屆,并成為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風電專業展會之一。在對下一屆大會無限期待中,我們挑選出本屆大會當中的精彩瞬間,并將這些瞬間分為“精彩活動”、“展覽現場”、“大會內容”、“企業風采”、“展會總況”五個板塊,呈現給關注大會的朋友,目前正在推出的是“大會內容”板塊。
大會內容七:談企業發展 促風電投資
10月15日下午召開的論壇,由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Steve Sawyer主持,與會人員就全球風電的投資趨勢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流,并就“國家和地區投資環境和機會”、“海上風電的投資市場”、“政府的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上,丹麥投資局、MAKE咨詢公司和FTI風能事業部的代表詳細介紹了丹麥和東非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環境和機會,并對中國企業借助“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走出去”提出了相關的建議,為中國風電業打開了一扇更深入了解國外市場情況的“窗口”。三一集團代表講述了國際化的方式和策略,表示國際化應該是任何企業,而不僅僅是中國企業做大、做強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必經之路。DNVGL代表講述了印度作為第四大風電國家為促進海上風電發展實行的政策和方法。
演講嘉賓精彩片段如下:
“丹麥海上風電目前面臨三個挑戰:一是丹麥海上風電市場空間小;二是深水項目的成本較高,計劃在2020實現100歐元每兆瓦時的目標;三是丹麥政府提出到2020年會有50%的耗電都由風電提供。挑戰雖大,但與機遇并存。一是丹麥的技術開發空間較大、測試機會較多。根據EWEA 2030年的預測,丹麥將有45GW的海上風電項目,是2014年的5倍;二是丹麥在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有非常完整的價值鏈,他們的企業有做機組的、有做塔架地基的、有做施工的,因此有著豐富的經驗。因此,丹麥海上風電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有較強的競爭性。”——丹麥投資局投資經理 Peder Bo Sorensen
“中國企業要想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贏得更大的訂單,至少要具備五個因素:一是在海外市場已經有裝機的公司,要用機組運行可靠性數據來說服潛在客戶;二是要有可靠的機組質量,既然出口,首先要保證機組質量和運行的可靠性;三是機組要通過認證,包括部件的認證;四是和國字頭的企業走出去,可以幫助我們拓展海外市場;五是主機商能夠提供和“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相關的新能源技術。根據FTI第三季度的市場預測,未來5年全球風電發展最快的15個國家中有12個位于一帶一路的區域中;未來5年裝機總量最大的15個國家中,除了中國,還有10個國家位于一帶一路區域中。”——FTI 風能事業部總監 趙峰
“就三一國際化的方式和策略來講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為什么國際化?風電企業要發展,既是我們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中國風電企業做大、做強成為世界級品牌的前提。二是靠什么國際化?靠的就是服務、研發和制造三大核心能力。三是如何國際化?就是策略和方法的問題,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量體裁衣,制定合理的國際化戰略;二是知己知彼,做好市場分析;三是不卑不亢,理性維護自己正當權益;四是從企業和個人角度加強我們國際化團隊的培養;五是善于總結,持續改進,推動國際化縱深發展。對于三一而言,國際化是我們第三次創業,更是實現三一夢的必由之路,未來我們將在國際化創業征程中見證民族工業的崛起,實現產業報國的偉大抱負。”——三一集團國際總部副總監 朱登科
“作為第四大風電國家,印度與其合作伙伴結成聯盟共同促進風電的發展,其中FOWIND項目得到了歐盟400萬歐元的資助,足以看出印度對風電的重視程度。再有就是印度吸取了國際經驗,根據當地的情況并運用這些經驗與合作伙伴一起來規劃并明確了項目可能會涵蓋的一些有潛力的地區,進而制定了到2032年的海上風電路線圖。同時,發展海上風電還要模擬開發約束條件,包括環境、選址、運輸等條件來確定最適合開發區域,除了這些因素,還要確保能夠得到國家的支持,我們希望整個聯盟能夠幫助印度獲得在海上風電的進步。”——DNVGL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咨詢亞太區區域經理 Mathias Steck
“東非在目前或未來十年可能做風電的國家有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的風電發展比較迅速,究其原因一是在EPC和進出口設備方面比較開放;二是人口基數大對電力的需求較多。截止到2014年底,已經并網176MW,預計在未來的五年會新增約1.2GW的容量,近期主要有一個300MW的項目,將會陸續在2016-2017年完成并網。再看肯尼亞,肯尼亞的風能資源比較好,但是去年年底共裝機26MW,相對來說并不多。未來十年我們預測的總裝機容量是900MW,目前有兩個項目正在實施,其中310MW的項目計劃會陸續在2017-2018年投產。說到坦桑尼亞,目前沒有風電裝機,但是有一個50MW的項目會在2017年完成整個項目的并網。現在使用的電力來源除了部分的石油以外,主要以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為主,可以說未來風電的發展機遇比較大。”——MAKE咨詢公司亞太區首席代表 孫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