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 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3.0兆瓦雙饋風力發電機組25日在華創青島產業基地成功下線。這次下線,標志著華創產品線從1.5MW成功延伸到3.0MW,成為我國兆瓦級風電設備制造業中最具競爭實力的企業之一,也標志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風力機組的研發與制造達到了新的高度,實現了風電裝備自主品牌發展的跨越,打破了國外在3.0兆瓦級核心技術上的國際壟斷。

青島市副市長吳經建在下線慶典活動中致辭
華創風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炳勝介紹,大功率風機制造是高技術含量的現代集成工業,目前3.0兆瓦風機已成為歐美發達國家主流機型。我國風電制造商多數采用購買國外風機生產許可證方式,引進范圍集中在1.0-2.0兆瓦風機制造技術。為推動我國自主風電產業的發展,實現大容量風機自主化和國產化,2007年底華創風能有限公司與沈陽工業大學聯合啟動了3.0兆瓦雙饋風力發電機組研發制造項目。整體技術采用科技部支撐計劃“適應海、陸環境的雙饋式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的研制成果。此臺機組在總體設計、齒輪箱、葉片、發電機、控制系統等方面有多項符合中國國情的自主創新的特色設計。根據近海岸、高風沙、低溫等環境條件,完成了自主獨立創新的機組總體設計。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為了降低單位千瓦造價及發電成本,近年來,世界各國競相研制大功率的風機,進行技術攻關及中間試驗。風電設備明顯呈現出單機容量向大型化發展的趨勢。德國、丹麥、美國主要風機生產廠家更是紛紛推出大功率風機,以適應全球風機市場對大功率風機愈來愈旺盛的需求。我國的現狀是,風能資源雖然居世界首位,但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風力發電機組長期依賴進口,國內制造設備僅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