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2015~2019年)》印發實施,平潭、廈門、福州三個片區的產業發展有了清晰的布局。其中能源類項目雖然不多,但是格外搶眼。
規劃指出,福建自貿試驗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前沿平臺,未來4年試驗區內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年增長率將達到18%。
在國際商貿業發展領域,規劃指出,自貿區將重點推進再生資源、鋼材、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開展期貨保稅交割和貿易多元化業務。在廈門片區近期重點項目表中,廈門海滄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平臺將于2018年建成,將依托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建設石油專業交易市場。
高端制造業也是福建自貿區發展的重頭戲,其中平潭片區將投資13.8億元建設海上風機研發中心以及6兆瓦風機制造基地。記者了解到,福建省擁有13.6萬平方千米的海域,近50米水深范圍內的海上風電蘊藏量超過1億千瓦,目前已有南日島等數家海上風電場開工建設,海上風電將成為福建開發重點。由此可見,福建正在布局打通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發展。
在推進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福建自貿區還將加快完善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配套,并且充分考慮各片區的環境容量,打造循環經濟模式,實施能源、環境總量控制。
一方面,在項目中推廣使用高效節能減排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另一方面,減少“三廢”排放,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同時嚴格落實碳強度降低目標責任,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