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30日,中電傳媒輿情監測室監測到電力行業相關信息11695條,較上期減少2000余條。本周,輿情熱點主要集中在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專項監管工作、發改委醞釀輸配電價核定新辦法、全球單廠最大屋頂光伏項目投產、蘇北海域統籌規劃海上風電、國家電投蒙東能源國家 863課題通過驗收、“風光電”就地消納政策性障礙待除等報道。
一、熱點事件
8月24~30日,中電傳媒輿情監測室監測到電力行業相關信息11695條,較上期減少2000余條。本周,輿情熱點主要集中在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專項監管工作、發改委醞釀輸配電價核定新辦法、全球單廠最大屋頂光伏項目投產、蘇北海域統籌規劃海上風電、國家電投蒙東能源國家 863課題通過驗收、“風光電”就地消納政策性障礙待除等報道。
其中,多家能源央企布局蘇北海域風電建設的相關評論居多。
二、輿情分析:多家能源央企布局蘇北海域風電建設
1.事件概述日前,國務院印發《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提出包括江蘇省連云港市、鹽城市毗鄰海域將統籌規劃海上風電建設。
據一財網21日報道稱,國內能源巨頭紛紛在蘇北海域規劃建設海上風電項目,如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項目、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江蘇響水近海風電項目、國電龍源江蘇大豐2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國家電投鹽城市濱海北區風電項目、大唐國信鹽城濱海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等。此外,三峽集團持股的金風科技、中船重工集團旗下中船海裝、華銳風電等風電裝備制造商也在此區域進行布局。
2.典型輿論對于今年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我認為雖然會有所加速,但仍需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與生產制造水平相比,技術研發能力仍是國內風電企業相對薄弱的環節,因此應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上風電機組研制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并加大支持力度。
———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截至2014年底,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僅40多萬千瓦,與2015年底500萬千瓦的目標相距甚遠。我國“十二五”海上風電發展500萬千瓦的裝機計劃無法完成,說明管理層低估了海上風電發展的難度,雖然目前海上風電市場隨著電價的確立已拉開帷幕,政府和相關機 構持樂觀態度,但海上風電開發難度比陸上更大,涉及的層面更廣,成本更高,對機組的要求相對增加。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任科學家楊校生海上風電產業鏈及標準規范尚待完善。目前,我國海上風電還未形成完善的標準體系,在工程勘察、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和維護方面缺乏技術規范,難以對工程全過程實施有效指導,海上風電面臨技術和成本控制方面的風險。
———經濟日報我國海上風電不論是技術方面,還是在政策和管理方面,都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海上風電始終處于高成本階段,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沿海各地已經開展海上風電規劃,但都不完善,主要因為涉及海洋、漁業、能源、國防等多個部門,各部門對發展海上風電的認識不一,各地相關職能部門實際執行管理標準不一,風電場規劃與海洋功能區劃、海岸線開發規劃等協調難度大,海上風電進展緩慢。
———中國工業報3.分析師點評當前,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風電作為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清潔能源發展,近年來,海上風電政策暖風頻吹,其中,201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國內海上風電的標桿電價。2014年8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44個海上風電項目被列入建設方案中。相關政策的出臺對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不過,綜合業界輿論看,海上風電發展受到高成本、高難度、技術研發能力弱以及開發協調難度大等因素制約,建設進程緩慢。目前,多家能源企業已在蘇北海域布局風電建設。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海上風電項目將不斷積累運行經驗,為未來海上風電的大規模發展奠定基礎,使海上風電逐漸成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