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的全球CEO杰夫˙伊梅爾特每年都要來一次中國。據GE的員工自己說,伊梅爾特常稱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盡管不知其淵源,不過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是近年跨國大企業的重要策略之一。
這次伊梅爾特的中國之行,“1%”的概念讓人印象深刻。這1%就是要用互聯網的力量帶給工業企業新的力量。GE要強調的工業互聯網涵蓋以下5個要素:互聯網、智慧機器、大數據、分析、工作中的人。
“所謂智慧機器,指的是不論核磁共振還是油氣設備,都被傳感器所圍繞,產生大量的信息。大數據指的是將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信息的分析能力。 工作中的人,即移動性,就是將這些信息轉給負責具體工作的人。”有相關的媒體如此記錄GE的解釋。
不可否認,過去的10年,互聯網給世界、中國帶來了太多的變化,但在工業領域,物聯網、乃至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還沒有那么潮。以至于伊梅爾特談到 BAT 三家巨頭主導驅動中國經濟的局面時,坦誠表示過去十年沒有參與其中“是 GE 的錯誤”。
不過也許現在正是時候。在世界范圍內這樣的趨勢和潮流也才剛來,中國適時提出了“工業制造2025”,建立了未來中國工業制造與世界對話的平臺。 話說回來,GE推出工業互聯網軟件產品Predix也才是去年底。
推出工業互聯網、Predix,告訴中國GE正在玩什么,可以帶給你什么,是伊梅爾特此次中國之行的最強音。
Predix究竟是什么?簡言之,它是GE Software推出的針對整個工業領域的基礎性系統平臺,而且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它可以應用在工業制造、能源、醫療等各個領域。
在久違的風電市場,GE也正要用互聯網的力量帶來變化。
你可能不知道,如果除去海上風電裝機量,GE去年在全球風電裝機量居于世界第一。
不過如大多數的國外風機制造商一樣,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GE也并未趕上中國風電市場的爆發。相反從2004年以來,外資風電廠商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在逐步萎縮。這在汽車這樣的消費領域簡直不可想象。
2004年在中國安裝了第一臺風機,目前已裝機超過1300臺,容量超過190萬千瓦。而截至2014年,中國的風電裝機總量為11476萬千瓦。1.6%的比例似乎與GE這樣大的工業巨頭并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