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機構的罪與罰
繼華銳風電行政處罰后,3月5日,中紡投資公示安信證券亦受到證監會處罰。證監會認為,在華銳風電上市后持續督導期間未勤勉盡責,持續督導制度未有效執行,提交的與保薦工作相關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決定在2015年3月4日至6月3日期間,暫停安信證券保薦機構資格。
吳立峻律師表示,“從給予安信證券的處罰來看,只是處罰其在華銳風電上市后的問題,并無上市之前的相關行為,安信證券算是擺脫平安證券的噩夢。”
而對于索賠時,是否會追究安信證券連帶責任,吳律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股民索賠金額不會特別大,在華銳風電承受能力之內。除非上市公司賠不出,才會連同保薦機構一起追責。”
然而,市場亦有聲音解讀調查兩年之久的原因,實則是替“安信證券資產順利裝入上市平臺”鋪路。
《金融投資報》有專欄稱,在華銳風電2013年中旬自曝家丑時,安信證券的大股東仍為證監會投保局下的投保基金。而如今正值安信證券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平臺的關鍵時期,等到資產裝入中紡投資后,再對安信證券進行處罰。
目前,暫停保薦業務已成事實。
“證監會現在不受理安信證券的新增材料,他們的在會項目也受到影響,基本都停下來了。”上述深圳投行人士表示。
證監會公開信息顯示,在IPO方面,安信證券僅有兩個項目已過會,分別為青島國恩科技、江蘇萬林現代物流。21個項目為“中止審查”,其備注均為情形二,即發行人主體資格存疑或中介機構執業行為受限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
除此以外,還有北京中石偉業科技、天津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空港實業、瑞達期貨、杭州星帥爾電器等輔導項目。
與此同時,原定于3月6日上會的深圳奇信建設因安信證券執業資格受限,而被證監會取消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3月9日,西藏礦業發布公告稱,受安信證券保薦資格被暫停影響,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審核暫時中止。公司將繼續積極做好與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準備工作,保持與安信證券充分溝通。
中紡投資稱,將與安信證券展開自查與改進措施。進一步完善“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風險職能部門—投資銀行系統內各部門及安信證券其他相關部門”三級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合規管理、風險控制及稽核審計等內部控制部門對投資銀行業務的控制;加強投資銀行部門員工的執業培訓;完善投資銀行業務持續督導監督管理機制;對本次事項負責部門及人員進行問責,并進一步完善安信證券內部問責機制。
據同花順統計安信證券歷年投行業務,業績較為平穩。從2010-2014年,安信證券投行總承銷家數為23家、25家、20家、16家、19家。
在IPO方面,除去IPO財務核查影響,安信證券2010年首發家數最多,達10家,承銷保薦費入袋5.19億元;2011年亦首發8家,承銷費3.47億。定增方面,2011年安信證券為8家上市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達129.65億元,承銷費用2.69億;2014年定增家數僅次于2011年,共有7家,募集資金140.31億元,攬得2.46億承銷費。
債券融資方面,2011-2014年間,每年完成公司債項目家數保持穩定,分別為3家、4家、3家、3家,但募集資金卻大為不同,其中2013年公司債項目募集資金合計55.3億元,2012年合計募集資金34.5億。企業債項目數更多,2012年達10家,募集資金168.67億;2010年7家,2011年與2013年各有6家。
據證券業協會對并購重組財務顧問的統計上看,在2010-2013年四年中,安信證券并購重組業績最好的是2010年,凈收入2240萬元,排在第八名。2011-2013年凈收入分別為2040萬、700萬、950萬元,在業內排在15、33、2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