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們在研究國際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內涵到底是什么。盡管各方面認識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不同中有共同點,共同點就是,由于有線、無線、移動、寬帶、泛在的網絡的推廣和普及,帶來了新一輪發展的機遇。” 苗圩這樣總結道。
3月5日,在這場長達1小時40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的“潮”與“酷”給在場的許多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于這份剛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大會堂內的掌聲與幾乎同步的網絡“點贊”是最好的回應。
當多數人還弄不明白“創客”這個詞為何物的時候,李克強已經把它寫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而 “互聯網+”、“線上線下互動”這些最前沿的概念也被他信手拈來用以表述自己的施政主張。
此外,他還用“異軍突起”形容互聯網金融,用“快速成長”評價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而且,總理又一次“即興發揮”,他的脫稿發言形成明顯的“強式風格”。
這種既接地氣又新潮的表述在互聯網上贏得了普遍贊譽。有網友寫道,李克強的報告具有很強的互聯網思維,而這種前衛與松弛展現了中國總理對于“創新”的擁抱方式已經走在國際前沿。在報告結束后不久,還有網友迫不及待地給總理起了一個酷酷的名字——“創客李克強”。
李克強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具體表述是“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通俗的理解,“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當然,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比如,互聯網+廣告,成就了百度;互聯網+集市,成就了淘寶……
暢想一下,互聯網+制造業,結果會是怎樣?或許某一天,當您想購買一輛個性化汽車,只要輕點鼠標——紅色、真皮內飾、按摩座椅……各模塊組合到一起,網絡便會將數據傳輸到工廠。經過工廠智能系統的自動制造,獨屬于您的汽車很快新鮮出爐。
在解讀“中國制造2025”時,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工業4.0和工業3.0的主要差異在于,智能化的設備、產品通過有線、無線的通訊方式連接在一起,也就是物聯網或者工業互聯網的概念。
針對“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別的提問,苗圩解釋道,互聯網解決了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共享的問題,物聯網更大維度地解決了人和物、物和人、物和物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共享的問題,而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物聯網應用的范圍比工業互聯網更大,除了工業之外,還包括金融等其他行業的應用。
“去年以來,我們在研究國際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內涵到底是什么。盡管各方面認識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不同中有共同點,共同點就是,由于有線、無線、移動、寬帶、泛在的網絡的推廣和普及,帶來了新一輪發展的機遇。” 苗圩這樣總結道。
他將互聯網和傳統工業行業的融合定義為“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的問題”,而智能制造則是其中的“切入點”,“比如,現在很多工業企業甩開圖版,搞無紙化設計、數字化模型,這些應用減少了研發周期,提高了設計效率,也降低了研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