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由歐洲風能協會EWEA主辦的2015年歐洲海上風展(EWEA Offshore)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作為全球海上風電技術領軍者,遠景能源丹麥創新中心總經理Anders應邀出席并作了名為“丹麥海上風電供應鏈管理優化解決方案”的主題演講,成為全場最具亮點的話題。
歐洲海上風電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良好的海上風電供應鏈體系。遠景能源丹麥全球創新中心在海上風電的技術研發實力,代筆了歐洲海上風電的最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當Anders 提到“遠景的第一臺3.6MW兩葉片海上智能風機,包含了70個丹麥本地供應商”時,聆聽者為之一振,“這款代表海上風電未來趨勢的原型機”會催生一個全新的供應鏈,新的產業生機和市場就在這里。
這款被業界稱為“規則顛覆者”的3.6MW兩葉片海上智能風機,采用全球首創的局部變槳技術和碳纖維主軸技術,能有效應對臺風工況,有效降低基礎載荷50%以上,整體降低海上風電建設成本20%以上,引起了全球業界的高度關注。此前,由丹麥政府出資并組織丹麥瑞索(Risø)國家實驗室、Dong Energy、遠景能源對該機型進行了多項測試,結果顯示完全符合設計預期。
據透露,為抗臺風設計的遠景3.6MW兩葉片海上智能風機投運已接近3年,運行情況良好,已有日本風電開發商決定使用這款機型開發日本的海上風電。
Anders主題演講的另一振奮點來自遠景的一款4兆瓦海上智能風機,該機型已在如東近海風電場運行了近2年。據Anders介紹,遠景4MW海上智能風機就是遠景全球聯合研發團隊站在歐洲風電文明的制高點上,遍訪全球上千個海上機型失效模式和應對方案,選用了在海上運行中已被反復證明過的高可靠性部件,專門針對中國近海風電開發而設計一款機型。值得一提的是,該機型運用全球首創的智能控制技術、先進的測量技術、數據分析專家系統、主動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決策算法等,使得發電效率要比同類產品高20%,已成為中國近海風電開發的首選機型。2014年,遠景能源交付130MW海上風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海上風機供應商。
此次風展上,引起與會者興趣的是,遠景能源用軟件和傳感技術定義的智能風機、格林威治云平臺、智慧風場Wind OS平臺,目前管理包括美國最大的新能源上市公司Pattern能源、Orion能源、美國大西洋電力公司以及中廣核集團等在內的2000萬千瓦的全球新能源資產,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能源互聯網技術服務提供商。
據彭博數據顯示,遠景能源已是排名全球前十、中國第三的風機供應商,其“強勁的增長和自主設計也會持續讓更多的全球供應商參與到遠景海上風電供應鏈優化中來。” Anders的主題演講也引起了人們豐富的聯想。前不久,歌美颯和阿海琺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海上風電領域,這是海上風電領域自維斯塔斯和三菱重工、通用電氣與阿爾斯通之后又一聯袂進軍海上風電的聯合體。那么,遠景能源在海上風電的強勢崛起,會給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呢?非常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