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定檢中,兩個出質保的風電場由往年的完全依賴設備廠家人員進行,轉為“廠家指導,自己完成”的模式,成立虛擬檢修中心,策劃出風電場定檢方案并執行。將近三個月的時間中,和風檢修人以風電場為家,28人的檢修隊伍啃下了66臺風電機組的 “硬骨頭”,平均每人每天登塔三次,靠的是一股“風電郎”特有的拼勁。一些技術骨干還常常被抽調去其他風電場協助檢修工作,一帶多、點帶面的做法使該公司的檢修水平普遍邁上了新高度。
一年下來,和風公司芳山、調兵山兩個出質保風電場的發電量、可利用小時、綜合廠用電率等指標完成情況較好,其中芳山風電場非計劃停運影響電量比2013年下降28.46萬千瓦時,在東北地區整體風速下降的不利情況下,和風人靠“自主維護”譜寫了行業內的一段佳話。
“轉變”構筑和諧之夢
“2014年,和領導見面多了,溝通也頻繁了,我們雖然不常到總部去,但是領導卻常常來看我們。”一位基層風電場員工的話,道出了許多和風人的心聲。
持續大半年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和風公司帶來了改變。這種改變落地生根,使很多工作在細節上有了新面貌。內網上增設了“公車派遣”模塊,哪輛車什么時候出去什么時候回來,點開即可一目了然;食堂開始實行刷卡就餐制度,定期根據就餐人數進行總結計算,精細掌控伙食采買費用;辦公用紙循環使用,辦公室里不再聽到頻繁的有人抱怨“又沒有紙啦”;風電場辦事員來總部跑手續,面對的是一張張親切的笑臉,聽到的是一句句熱情的問候……這些改變既是該公司管理能力逐步完善的體現,也是和風人對企業自主意識的覺醒。
是上情下達、言路暢通促成了這些改變。2014年,和風公司領導班子每月都要深入風電場、項目部,輕車簡從,簡化接待,在不干擾正常生產工作的前提下開展走訪調研,實實在在征求群眾意見,站在員工的立場上排憂解難。
“我的家在外省,回家一次要坐一天的車,每次輪休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路上,所以放假時我基本上都呆在風電場……”在走訪中,一名剛入職不久的員工的話深深地觸動著和風公司領導班子的心。
8月8日,該公司單身公寓迎來了第一批主人,干凈的環境、齊全的電器、舒適的床鋪,為這些單身青年實現了“我想有個家”的愿望。和風公司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踐行為民宗旨,推進“惠民工程”,使員工幸福度指數得到提升,35項涵蓋作風建設、企業管理、服務群眾的突出問題全部整改完成,以“立行立改”的效果證明了和風人的嚴謹。
“大風天天刮,電量天天發”,“希望公司的效益越來越好,我的生活越來越好”“工作順利,愛情甜蜜”……新的一年,有夢的和風人不曾停歇,一個個樸實的新年愿望伴隨著他們逐夢的腳步,必將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