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風電場的運維人員常常感到頭痛的往往并不是攀爬塔筒的辛苦,也不是定檢工作的枯燥或者處理故障時面對圖紙找不到頭緒,而是工作時沒有足夠的照明---自備的便攜式電源在寒冷氣溫下電能很快就消耗殆盡,而工作仍沒能完成。
即使機組外晴空萬里,機組內的運維人員只能在黑暗中等待支援,工作效率、安全性面臨考驗。
目前在風電機組中應用較多的是內部使用普通熒光燈管的防爆燈,部分機組直接在燈座上固定一根毫無防護的熒光燈管。
調查顯示,風電機組普通熒光燈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
比較常見的損壞現象:燈管發黑不亮、啟輝器損壞等,具體原因可歸于如下幾個方面:
高溫環境影響
高溫會大大降低燈的壽命,環境溫度高時,燈內元器件溫度會更高,將無法長時間承受高溫而燒毀。溫度高,也會影響熒光燈的光輸出。
低溫環境影響
低溫會使熒光燈啟動困難,光輸出低,不能滿足照明需求。溫度低于-10℃時,燈管汞蒸氣氣壓低,氣體放電困難,燈管無法正常啟動,元器件會因功率過大燒毀。
潮濕環境影響
潮濕環境下,燈的周圍和內部就會有水或水蒸氣:引起燈頭生銹接觸不良、元器件線路板生銹損壞、絕緣能力降低擊穿、電路短路等。
電壓波動影響
電壓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熒光燈壽命。電壓過高,會使燈管黑化;電壓過低,會使燈電極物質濺散,同時鎮流器的選擇和配型也很重要。
振動環境影響
風機工作時會產生振動,而熒光燈本身非固態光源,風機的振動很容易造成熒光燈元器件松動,進而縮短熒光燈壽命。
照明質量影響
燈管因質量和適應性問題需經常更換維護,而塔筒照明安裝位置特殊,更換維修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