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奧吉娜首屆(北京)風電自主創新高峰論壇”于2015年1月31日在北京昆侖大飯店隆重舉行。本屆高峰論壇由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主辦,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協辦。
2015奧吉娜首屆(北京)風電自主創新高峰論壇由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國平博士組織發起,旨在提升中國風電自主創新能力,努力舉辦成為中國風電領域規模大、層次高、理論探索深刻、實踐引導性強的年度盛會。為中國風電行業自主創新發展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為風電行業科研院所、企業單位以及國家部委建立起直接對話的橋梁,為行業技術專家與企業家構筑了合作的通道,使之成為中外風電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運營商、生產技術人員每年必聚的行業盛會。
2015奧吉娜首屆(北京)風電自主創新高峰論壇以“摩擦、潤滑、診斷、預警”為主題,邀請了國家發改委、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專家學者、企業家一起精彩論道,分析我國風電行業自主創新發展路徑。聚焦風電潤滑領域的自主核心技術發展以及自主創新成果。
本次高峰論壇呈現出以下幾個亮點:
第一,將“摩擦、潤滑、診斷、預警”作為本屆論壇主題。
從技術角度為切入點,深入分析自主創新對風電行業的重大意義。不僅要立足于當前技術水平,也要面向未來、著眼長遠支撐和引領風電行業全面自主創新。同時,要充分發揮科技自主創新在風電行業中發揮主導作用。依靠風電技術自主創新培育風電國產化核心技術,加強技術創新與企業合作,激發風電行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內生動力,實現我國風電行業健康繁榮發展。
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國平博士
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國平博士認為,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排斥外援”創新之路才是光明之道,我國的兩彈一星、航天科技就是最堅實有利的證據。同時,魏國平博士大膽提出對風電機組“抽血體檢”理論設想,與相關的軍事院校、軍區裝備部合作,成功開發出互聯網上的《風電機組潤滑與磨損診斷預警平臺》,預報機組潛在重大機械故障,最大限度地降低運營成本。
第二、建立大數據推動建立中國主齒輪箱可靠性自主創新合作社(CGRC)
1月31日上午,沈陽奧吉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國平做了題為《中國風電亟待自主創新,大數據推動建立主齒輪箱可靠性自主創新合作社(CGRC)》的主題發言。其中,引人矚目的是首次提出了建立中國主齒輪箱可靠性自主創新合作社(CGRC),這可以被視為風電行業內部合作互動的一大新突破。中國主齒輪箱可靠性自主創新合作社(CGRC)涵蓋了風主齒輪箱生產廠家、科研院所、配套供應商等多方合作。
第三,深度分析中國風電自主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風能發電總裝機量已突破1億千瓦,并網容量跨越90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1750億千瓦時,風能作為技術成熟的清潔能源一直為國家、社會所重視,同時,技術自主創新對風電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任東明先生
中科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柳卸林先生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研究員張向軍
本屆高峰論壇邀請了在風電行業自主創新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做了深度分析。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任東明,中科院管理學院副院長柳卸林,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研究員張向軍,威能極風力驅動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盧永要,美國路博潤公司經理譚偉能,大連海事大學油液檢測中心主任王宏志,中國國電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玉彬等業界大家在高峰論壇上發表其獨特見解,深度剖析了自主創新對中國風電行業的影響以及中國風電行業自主創新的發展趨勢。
本屆高峰論壇有超過300位嘉賓出席,其中包括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五大發電集團、整機、齒輪箱、運維公司等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領導、研究人員、生產技術人員,大家就風電領域前沿發展方向展開了廣泛深入的交流與研討,共同為中國風電自主創新發展獻計獻策。
與會部分專家認為,越是在風電行業高速發展時期,自主創新對企業的作用就越發重要。因此,本次高峰論壇對企業來說具有非常實際的意義。同時,這也有利于風電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交流,增強各自在風電領域間的合作。
此外,高峰論壇期間還舉辦了“2015奧吉娜首屆(北京)風電自主創新高峰論壇沙龍研討”及“2015奧吉娜首屆(北京)風電自主創新高峰論壇晚宴”等多項高層次的對話交流活動,多層面提升了風電行業自主創新領域的對話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