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中國能建首個風電投資項目——浙江海鹽風電場項目(40兆瓦)首臺風機成功并網發電,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預期目標。中國能建在新能源建設領域邁出了堅實穩健的步伐。
當前,開發利用新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加強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鼓舞下,我國新能源產業已形成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能建在新能源領域經驗豐富,實力雄厚,技術水平國內領先。2014年,中國能建繼續秉承“綠色、循環、低碳”理念,不斷拓展新能源領域的勘測設計、施工、裝備制造以及工程總承包等業務,在風電、光伏光熱、風光互補、生物質發電、油頁巖發電、分布式能源等領域風光無限。
光伏方面,中國能建設計的國內最大規模生態光伏項目——陜西榆神協合200兆瓦生態光伏發電項目、安徽省最大金寨150兆瓦光伏電站投產,承建的內蒙古最大單體光伏項目錫林郭勒盟正藍旗100兆瓦光伏發電一期項目并網發電。“漁光互補”光伏設計模式開拓國內先河,EPC總承包國內最大的漁光互補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江蘇華電興化160兆瓦魚塘光伏發電項目,設計的江蘇旭強響水100兆瓦光伏發電站建成投產。中國能建以創新設計攻克山地光伏難關,EPC總承包的云南賓川縣大營西村50兆瓦光伏電站工程全部投產。承建的海南屯昌20兆瓦現代農業太陽能并網電站發電,探索緩解農業用地的光伏發電模式。參與的“新能源牽引荒漠改造/利用計劃”研究項目啟動,探索荒漠治理與新能源利用相結合的綠色循環低碳治理發展道路。
風電方面,中國能建設計、施工的世界最大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項目,張尚風電場38臺風機全部安裝完成。相繼完成寧夏海原風電場工程132臺風機吊裝任務、吉林大安風水山風電場、山西山陰偏嶺風電場等多個風電工程的建設。攻克海上風電設備制造技術難關,具備了海上變電站系統集成技術領先優勢和中壓風電變流器生產配套能力,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為中國能建全面進軍海上風電產業增添有力砝碼。
分布式能源方面,中國能建建成國內首個工業園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江西九江華電分布式能源工程站(70兆瓦),承建的廣西首個分布式能源項目南寧江南分布式能源站(2×60兆瓦)也實現投產。掌握了分布式能源核心裝備燃氣輪機及發電機組、余熱鍋爐、蒸汽輪機發電機組、制冷系統以及控制系統的集成撬裝技術,相關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生物質能源方面,中國能建參建的世界上一次性投產最大的垃圾發電站項目——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工程投產、浙江龍泉生物質發電工程(2×15兆瓦)投產發電、衡水泰達故城生物質能發電項目(300兆瓦)發電機轉子穿轉一次成功。EPC總承包的湖南祁陽凱迪生物質能發電機組(30兆瓦)電氣倒送電一次成功。
在大力開發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基礎上,中國能建還不斷向海外拓展,發展新能源領域業務,成為世界新能源建設領域的骨干力量。2014年8月26日,中國能建簽訂巴基斯坦Sanawan 120兆瓦生物質能(蔗渣)發電工程管理合同。10月31日,簽約約旦最大的阿塔拉特554兆瓦油頁巖電站EPC總承包合同,這是中國企業在約旦的第一個大型項目,增加了中國能建的國別市場,填補了油頁巖發電領域的空白。11月8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國能建簽署吉姆普爾風電場一期(100兆瓦)項目EPC合同。
2014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提出,積極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著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未來我國將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5%,爭取建成2億千瓦風電裝機和1億千瓦光伏裝機;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消費能源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新能源建設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中國能建將發揮集而成團、協同一體化、完整業務鏈的優勢,準確把握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機遇,堅持以技術領先、品質優良、服務一流為己任,打造精品項目和品牌工程,大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引領能源建設“新”潮流,贏取“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