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具備同時在建18-20臺核電機組的能力
在工程建設方面,中廣核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夏林泉介紹,2014年中廣核實現3臺核電機組商運,創造了國內核電批量化投產新紀錄。目前,中廣核在建核電機組13臺,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總體良好,20萬工時安全事故率僅為0.014,連續三年下降,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中廣核五大在建核電基地的安全標桿評級持續向好,其中紅沿河、陽江、防城港達到7級,邁入先進值行列,寧德、臺山達到6級保持良好。
針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關心的“中廣核的核電工程建設能力和人才儲備能否滿足核電下一階段的快速發展需求”這一問題,夏林泉表示,中廣核的工程建設能力通過前一個CPR1000機組批量建設得到了檢驗,已全面實現核電站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通過近年來的“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建設,中廣核整體工程建設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已具備同時在建18-20臺核電機組的能力。在設備、人力、技術等核心建設資源配置上,較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有信心迎接下一個國內核電建設高峰的來臨。”
中廣核成功在香港打造三大業務板塊上市平臺
近年來,中廣核加快改革步伐,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在企業改制上市方面取得突破。2014年,中廣核旗下的中廣核電力、中廣核美亞分別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并且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對象。加上此前在港上市的中廣核礦業,中廣核的核電、核燃料、非核清潔能源三大業務板塊已實現上市。“上市”也因此成為此次會上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胡光耀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于“上市將給中廣核帶來哪些改變?”的問題時表示,近年來,中廣核在發展戰略上一直致力推動兩大轉變,一是從規模、速度效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轉變,二是更加注重市場化轉型。上市正是中廣核走向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上市以后,面對國內外資本市場的監督和檢驗,中廣核的企業運作將更加規范、更加透明,將大大增強中廣核持續健康高效發展的能力,并為中廣核深化改革、依法治企、打造國際一流清潔能源企業提供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