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該基地已入駐太陽能及風能相關企業26家,總投資超過50億元,太陽能和風能兩大可再生能源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一定規模,項目涉及太陽能電池、切片、風力發電機葉片及風力發電機相關部件的研發和制造。該基地已有我國臺灣地區第一大太陽能電池制造商茂迪公司、美國迅力光能、華風風電、美國通用硅項目以及恒輝新能源、中辰矽晶等十大主力企業。
該基地還全面啟動了可再生能源主題公園的建設,該公園不僅將集中展示基地內多種可再生能源項目,還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展館、模型裝置、圖片、音像資料等多元化展示,并最終建設成為集展示、科普教育、旅游于一體的全國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識的科普中心。
該基地內龍頭企業——茂迪(蘇州)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沖擊,公司對光伏市場的未來和昆山高新區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的發展充滿信心。基于此,該公司逆勢追加了2000萬美元投資,投資總額達到6900萬美元。
園區發展爭創一流
據介紹,昆山高新區以打造“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目標,積極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堅定不移地推進自主創新,聚集新產業、探索新機制、建設新城區,構筑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首先,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昆山高新區以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為突破口,強化載體功能配套,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已基本形成“五虎將”產業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即以模具為特色的精密機械產業,以太陽能、風能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和以有機發光顯示為特色的光電產業的三大主導產業;以機器人為特色的數字裝備產業、以小核酸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兩大新興產業。
其次,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昆山高新區以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為重點,整合創新資源,加快建設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科技教育園等科技創新、孵化載體,培育了以維信諾、天瑞、榮星、凱宮為代表的一大批掌握核心技術與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
統計顯示,2008年昆山高新區企業共申請專利3024件、獲授權1019件,均占昆山市總量的1/3。園區已成為昆山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戰場、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力軍。
再次,綜合發展環境日臻完善。昆山高新區初步形成了促進高科技企業良性發展的投融資體系、創業孵化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中介服務體系。園區大力推行“地毯式”服務,實現從管理型園區向服務型園區的轉變。
同時,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得到完善。昆山高新區土地集約利用、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促進經濟增長與環境改善、社會發展相輔相成。園區已獲批江蘇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江蘇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
記者了解到,昆山高新區的發展已進入大開發、大建設的創新發展新時期,園區面貌日新月異,正在向創建國內一流園區的目標邁進。
去年,昆山高新區在江蘇省公布的全省125家開發區綜合測評中名列第五,在省級開發區中位居第一。
隨著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以及各級政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增長、促發展”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昆山高新區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昆山高新區將抓住機遇,加快步伐邁向國家高新區行列,加快推進科技經濟一體化發展和開放條件下的自主創新,加快形成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資源集聚、體制機制靈活、發展環境優化的良好格局,從而將科技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推動園區“二次創業”,努力建成我國區域科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示范區、海峽兩岸合作科技創新和產業對接的先行區、 昆山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力引擎、自主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區,為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完成“保增長、促發展”各項任務承擔更多責任,為建成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科技生態新城奮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