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度過此前兩年的低潮期后,復蘇之風正徐徐吹向風電板塊。
截至上周五,共有5家風電類上市公司公布了2014年三季報預告,其中4家凈利潤大漲,漲幅同比上升40%到600%不等。今年以來,8家主要的風電類上市公司中除*ST銳電股價下跌外,其余公司均跑贏大盤。
作為受政策影響極為明顯的能源行業,以風電項目審批權放開為主的政策利好是風電行業這次回暖的重要原因,但隨著近期發改委下調風電標桿電價草案的發布,風電的復蘇之路增添了一層不確定性。
業績回升
從2013年年報開始,風電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中開始頻頻出現“行業回暖”一詞。
金風科技在2013年財報“董事會報告”一欄中表示,2013年是風電行業經歷低迷后逐步回暖的一年,國務院、國家能源局及相關機構相繼出臺一系列有利于風電發展的政策;吉鑫科技在2014年半年報中亦表示,公司業績提升的原因是由于利好政策不斷,風電行業復蘇,產品銷量提高,主營業務收入增加。
公司財報中“利好政策”主要指的是風電項目審批權的再次下放。
2011年5月,有關部門收緊了風電項目的審批權,導致風電行業在2012年步入低潮期。但2013年5月和7月,有關部門分別將企業投資風電場項目核準權和電力業務許可證核發權下放至地方,放松了對風電項目的審批,這讓風電企業煥發生機。
“國家收緊審批權的用意在于緩解棄風限電現象,一些企業為了生存,不惜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出售風機產品,這讓風電行業在2012年陷入惡性競爭。”金風科技一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審批權在中央時,風電企業需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生產許可,但如果審批權下放到地方,生產手續就能大大簡化,成本隨之降低,現在市場上95%的風電公司都是盈利的。”
作為同時擁有風機制造和風場建設兩項業務的風電類上市公司,金風科技的業績很有代表性。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7.09億元,同比增長37.7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億元,同比增長256.8%。同時,2013年初至今,金風科技股價累計上漲114.93%,今年9月以來共有11家機構發布了對金風科技的評級,均為“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