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能源的內涵,它有幾個新的特點,新一輪的能源革命發生伊始就代表革命性,影響更為深遠,它與新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我們中國可以說是首次提出了通過能源生產革命這么一個概念,在十八大報告里提出的。習主席進一步對能源革命的內涵做了闡述,也提出要走清潔高效低碳和可再生的能源發展之路,這是我們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內涵的總結。
我們國家通過能源生產消費革命,順應了世界能源轉型的大趨勢,縱觀世界能源轉型有幾個特點,一個是基本立足于本國國情確定了能源轉型。比如美國的頁巖氣革命,歐洲的綠色低碳革命。
二,制定了明確的轉型目標。比如美國提出2025年25%的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
第四,通過制度創新來保證轉型的成功。
很多國家針對能源轉型和革命提出了目標,比如丹麥、德國、美國,丹麥明確提出,到2050年,百分之百的能源都來自于可再生能源,這個非常有代表性。
另外也有人問,我們國家為什么過去沒有提出能源革命的概念?因為過去我們的人口與資源矛盾還沒有引起重視,我們許多的發展還是以經濟增長為核心,還沒有提出明確的中國夢,許多目標還是以維持在小康水平。但是現在不同了,大家可以回想我們的一次能源結構,我們的一次能源結構,化石能源占有絕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占有小的比例,所以造成的后果就是,高強度的能源開發,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比如土地破壞,還有霧霾,另外我們還面臨著來自國際上的碳減排的壓力,這都是促使我們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這個起源,或者說我們國家推動能源革命具有非常的緊迫性。
風電在其中起的作用,我們從風電生產消費革命的目標和途徑可以看出來,我們給能源革命的目標確立的總目標,通過能源科技的變革,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管理體制的變革,和人們對能源認識的變革,來實現三步走目標和建立美麗中國這個宏偉藍圖。從現在到2030年,是一個準備和起步階段,到2050年是加速和飛躍的階段,在目標實現過程中,我們的途徑就是方向和重點基本四個方面,其中有一個方面,要推動大規模發展風電的非化石能源的發展。風電在其中必然發揮重要的作用。

ABB參展2014CWP國際風能展
另外我也把中國和德國簡單做了一個對比,德國去年的風電裝機量3400多萬,中國是7700多萬,中國是德國的兩倍多,但是中國風電裝機占總裝機容量的比例只有6.2%,但是德國是20.2%,這個也說明我們國家與德國相比,盡管我們的風電裝機是德國的兩倍多,但是我們要擴大3倍才能起到德國風電的效果。這就意味著,中國的能源革命更具有挑戰性,它的過程可能更長,難度更大。因為我們中國的基數比較大,欠賬比較多,技術比較薄弱。另外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困難,比如來自西方的技術壁壘,來自西方的市場壁壘,比如雙反,實際已經給中國的風電產業,新能源產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國家進行雙反,不但打擊的是中國,它也對世界的產業,包括本國的產業也有沖擊,這一點我希望西方國家可以多呼吁。
風電的作用體現在進一步提高風電比重上。2020年要實現3億千瓦的裝機,2050年實現20億的千瓦裝機,各界存在許多的爭議,多高的比例算高比例,但是我個人覺得,現在沒必要爭論多高是高比例,我們主要做的是,現在采取行動,或者采取實際的措施,來往前推進風電的發展。
我們國家也出臺了具體的政策,表現在具體行動了,包括可再生能源法,配套細則,各類的發展規劃,包括我們出臺的陸上,海上的風電政策,實際上我們中國推動農業社會革命,從這個角度就已經看到了,我們已經開始,我們正向能源革命的目標邁進,我們也正在采取實際的行動,而且取得了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