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發展要統籌優化
“今后風電發展統籌優化,布局要進一步考慮生態脆弱點,包括候鳥遷徙這些地方。”喬保平對風電開發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國家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副司長侯代軍在會上提出:“風電開發利用規劃要與全國主體功能區和全國生態功能區等協調一致。風電建設應該避開重要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的生態功能區。”
“風電產業是個新興產業,在制造,在設計,在建設管理方面都和傳統的電力有很大區別。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非常完備的系統、體系,無論是風電設備的檢測認證,還是工程建設的質量控制,也包括現在設備的市場秩序,都需要強化統籌。”史立山強調。
“在風電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技術壁壘、設備壁壘,比如在某個地方建設風電就必須要用當地的一些設備,其他設備都進不去。”喬保平指出。針對這個問題,記者了解到,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出通知,要求規范風電設備市場秩序,構建公平、公正、開放的招標采購市場,嚴禁地方政府干預招投標工作。
中電聯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全國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224小時,同比下降146小時。“風電發電量上不去,不僅僅是布局的問題,跟我們體制、技術都應該是相關的。”史立山認為。
“今后特別要關注風電在電力系統里面的兼容性和協調性,在與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和智能電網技術方面要有所突破。”多年從事風電技術研究的、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柴建云表示。
“作為新一輪投資熱點,海上風電涉及到漁業、能源、環保、交通、軍事等各個部門,彼此協調機制尚未建立。”劉江在會上談道。對此,國家海洋局高級工程師孫岳建議,盡快建立一個相對穩定長效的協調機制,在風電規劃編制以及審查過程中、風電項目建設中能夠充分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