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風電、太陽能發電的間歇性也帶來了矛盾。在氣候條件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時候,煤炭或天然氣發電仍是不可或缺的。不過,如果發電量超過所需,這些電又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較高的情況下,風機或燃煤驅動的渦輪機又必須與電網斷開,防止電量劇增損壞電網。
于是,一方面德國消費者看著每月的電費單抱怨綠色能源補貼推高了電價,另一方面發電能力劇增卻使上網電價下跌。而德國三大電力供應商意昂, 萊茵 和瑞典瀑布能源公司(Vattenfall),卻只得常常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電力。
據悉,Vattenfall一座裝機757兆瓦的發電廠將于今年底投入運行,公司負責利潤的副總裁Alfred Hoffmann表示,他們對電廠前景信心十足。“我們看好燃煤發電廠的利潤前景,相信不僅能夠收回成本,還有望盈利。”
瑞士信貸銀行分析師Gilles表示,德國電力市場的供應過剩可能會導致德國及其鄰國供應規模高達4萬兆瓦的電廠被迫關閉。Gilles認為,德國電力價格短期內難以實現反彈,預計德國電力價格到2020年都將維持在35歐元/兆瓦時左右。
“雖然德國燃煤發電廠的繁榮已經達到頂峰,但電力市場的情況并不會好轉。” Gilles說,“只有等到老舊的燃煤發電廠全部退役,供應過剩的情況才有可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