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風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孝龍寄希望:穩定發展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訊(記者/謝菲 宋佳)2014年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7月2日在上海隆重召開。這次大會完成了三大任務:第一、促進海外風電強國分享風電發展的經驗,通過大會及展覽,提升產業水平和貿易,擴大了現場交流與合作;第二、把握行業最新動態,通過海上主流風機及技術展示,共同捕捉產業發展的未來和機遇;第三、共同樹立運營維護的品牌,注重風電完整解決方案,聚焦在海上安裝的施工,共同迎接海上風電跨越式發展的時刻到來。
參展的企業界卻理性的看待這次大會及其海上風電發展。上海電氣風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孝龍在會上做了《理性引導海上風電可持續發展》的主旨發言。
他說:海上風電有著非常強的特殊性。
首先是海上風電機的可靠性。因為海上風電整機所處的環境是強風、高鹽、高濕環境,所以,西門子在風機的設計、選材、生產時,都把可靠性放在了最高級別。高可靠性就意味著高造價,但就其在整個海風電場的運營成本占比來說,在我國海風電機造價僅占20%,歐洲占17%,陸上風機造價占風場營運成本的60-70%。為什么呢?這就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
第二、海上風電的運維成本特別高。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運維成本要高很多。比如:陸上風機要換一個齒輪箱,用一個吊車一天時間,花費20萬就完成了。海上風機同樣換一個齒輪箱,要租一艘吊裝船,起泊底限15天,要價1500萬元。但是,什么時候能干完還是一個未知數,要看海況能不能出海,潮位適不適合吊裝都是大海說了算。所以,開發商在投資海上風電的時候,要有足夠的勇氣。
第三、海上風電還是穩步發展最好。基于以上兩各因素,從國家的層面、從整個產業鏈來看,包括海上安裝施工必須均衡發展,那一塊短板都會影響海上風電的發展。從目前來看,我個人認為:接受陸上風電棄風限電的教訓,還是穩步發展最好。因為,我們的海上風電技術還沒準備好,整個產業鏈建設還沒準備好,海上安裝施工團隊無論是能力還是數量還非常有限,究竟投資多大規模、運維成本是多少還都有待印證,我們還在剛剛起步階段。因此我說,迎接大規模海上風電建設的時期還遠沒到來,海上風電還是穩步發展最好。(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獨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