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制造商遠景能源總裁張雷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該公司預計在國內的風機出貨量為200多萬千瓦左右,另外該公司也打算在全球布局新的研發中心及辦公室,增加在海外的投資與市場開拓。
遠景能源主要從事風機制造及風場信息管理系統業務,2013年其在全國新增風電裝機排名中,位列第四,裝機量為120萬千瓦,今年的目標則為200萬千瓦,由2013年的近60億元人民幣,提升到1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
“200萬千瓦是已經排產中的出貨量,我們今年的總訂單應不止這個數。”該公司一位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其目前的主要大客戶包括龍源電力、國華電力、中廣核等等。
上述高管表示,從今年的市場情況來看,需求較為旺盛,而風機的現金流在緩和,風機價格也在下降。
“我們自己與國開行有一個100億元的授信額度,現金基本是靠賣貨及銀行貸款來周轉,”他表示,目前買賣雙方是按照“交付定金、到貨后支付70%到80%的貨款、驗收合格后再付10%、最后留出10%作為保證金”的方式來付款,整個現金周轉的時間段在半年左右。而去年上半年甚至更早一些時間(市場較差時),國內的付款周期要略長一些,當時對公司的現金流還是有一定挑戰的。此外,現在的銀行融資情況也較好,與光伏制造業仍然難以獲得銀行信賴有所不同,遠景能源可以順利拿到短長期貸款。
此外,目前遠景能源也在全球進行了相應布局,如在瑞典正著手開發一處風電場,另外也在歐洲當地找到了資深銷售人員,并打算在英國倫敦建立一個辦公室以增加自己在歐洲的風機銷售量。
遠景能源的風機被市場人士認為有點偏高,不過該公司的多位高層則表示,其風機的發電效率比較好。目前,遠景能源的主要核心部件來自國外,如軸承是SKF供貨,葉片為LM,“這些產品的成本確實要高一些,但我們自主研發了智能控制技術,比傳統的風機發電效率高出15%到20%,因此即便價格要比同行高出5%~8%,也是客戶所認可的。”
事實上,遠景能源的另一部分業務則是智慧能源管理業務。
所謂的智慧能源管理,即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控制、智能傳感等技術,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格局,提升能源生產、能源消費、能源交易等各個環節的效率。目前,該公司位于上海的全球智慧能源管理云中心,可以實時看到谷歌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數據中心用電。原來,該數據中心是由美國大西洋電力公司風電場的風力發電來供電的,而遠景能源則為大西洋電力提供了一套智慧風場管理平臺。
遠景能源也在硅谷組建了全球數字能源創新中心,并成立2億美元的互聯網能源技術風險投資基金,用于收購和支持一些好的中小能源公司。
上述高管也表示,由于國內風機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與投資者為大型國有企業,同時風電又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因此遠景能源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更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優勢勝出,目前其在美國休斯敦、丹麥錫爾克堡分別建立了自己的數字能源中心和全球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