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個月的中海油內部會議上,中海油很少提及新能源。最近的一次“2013務虛會”上,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對新能源亦只字未提。
這與前任總經理傅成玉形成鮮明對比。
事實上,中海油新能源版圖是由傅成玉一手打造。但凡在重要場合,傅成玉都會提到新能源是中海油的核心業務之一。
2011年,傅成玉入主中石化,中海油董事長由原中石油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宜林接手。
公開資料顯示,王宜林畢業于華東石油學院勘探系石油地質勘探專業和石油大學地球科學系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從1996年到2011年5月,歷任中國石油(601857,股吧)新疆石油管理局黨委書記,中國石油股份新疆油田分公司總經理,中國石油總經理助理,中國石油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在他的帶領下,地處準噶爾盆地的克拉瑪依油田原油年產量突飛猛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個千萬噸級的大油田。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王宜林一直在傳統的油氣行業工作,因而更加注重傳統的油氣資源的開發。
此時,新能源業務已不在中海油的戰略范圍內。“從那時候起,新能源的命運其實已經注定了。”上述接近中海油高層的人士說。
在林伯強看來,中海油放棄風電等新能源業務,也是為了把精力放在其他的領域。“例如頁巖氣和天然氣業務。近年來氣價有明顯上升,而且未來天然氣市場化步伐比較明顯。”林伯強說。
消息人士透露,中海油收縮風電、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業務,目的之一是為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兩個煤制氣項目上。在解散中海油新能源后,這兩個煤制氣公司“晉升”為中海油二級子公司,可見中海油總部對煤制氣項目的重視。
事實上,中海油在王宜林接任傅成玉后,已經開始向“油氣”回歸。而煤制氣則是其天然氣戰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