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歐洲基建和電訊業(yè)務上耕耘近3年之后,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近日一路向北,將觸角伸入歐洲北部的芬蘭,這也是自今年6月收購荷蘭最大廢物轉化能源公司后,長江基建再次擴大歐洲業(yè)務版圖。
香港經濟通通訊社昨日 (11月6日)稱,有市場消息透露長江基建正計劃競購北歐公司Fortum位于芬蘭的供電項目,項目估值達20億美元(約合122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作為李嘉誠家族在A股唯一的上市公司,長園集團今年來連續(xù)遭其減持,累計約9.17億元。
一手投資,一手減持,李嘉誠背后的邏輯何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向長江基建咨詢,但截至發(fā)稿尚未收到回復。
長和系進軍芬蘭
昨日有消息透露,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計劃競購北歐公司Fortum位于芬蘭的供電項目,項目估值達20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駐俄羅斯聯(lián)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網站援引的俄羅斯《公報》報道中了解到,3月6日上午8點至10點,俄羅斯對芬蘭的供電量首次降為零。自1981年俄芬輸電網建成后,芬蘭一直為俄國電力的主要輸出國,但近年俄電價不斷上漲,約達25歐元/兆瓦時。消息稱,2010~2012年,芬蘭對俄電力的需求減少了56%。
不僅電能進口減少,芬蘭在未來或將成為輸出國。媒體援引《赫爾辛基報》報道,芬蘭電網管理公司(Fingrid) 總 裁盧蘇寧 (JukkaRuusunen)稱,芬蘭有可能自2014年或2015年起向俄羅斯出售電能。因芬蘭發(fā)電價格遠低于俄羅斯,盡管俄方市場規(guī)則與芬蘭不同,但芬蘭在電能產業(yè)方面的優(yōu)勢是俄羅斯需要的。據報道,2011年芬蘭向俄羅斯累計輸送電能11太瓦時。
“進口能源的減少會讓本地有更多發(fā)展自身能源的機會,這可能也是此次他們(李嘉誠家族)考慮的因素。”香港金融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