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前后,連續(xù)多個破記錄的臺風“造訪”中國,臺風途經的各地損失嚴重,在廣東汕頭甚至出現了風電機組被攔腰折斷的重大損失,但處于臺風登陸主要影響區(qū)域的我司3個項目89臺機組安然經受了臺風的考驗。
9月22日,超強臺風“天兔”登陸廣東省汕尾市,成為近40年來登陸粵東最強的臺風。10月7日,超強臺風“菲特”登陸福建福鼎,浙江蒼南瞬時風力超17級,創(chuàng)下了10月份對浙江省產生影響最大的強臺風記錄。
“天兔”和“菲特”過后,裝配有64臺運達WD49/50-750風電機組的廣東汕頭饒平風電場、裝配22臺運達WD49/50-750風電機組的廣東汕頭南澳風電場、裝配3臺FD26-250風電機組的浙江蒼南鶴頂山風場共計89臺機組完美通過強臺風考驗,并在第一時間重新開始運行發(fā)電。
此次成功經受強臺風考驗的3個風場裝配的均是運達風電的抗臺風型風機,針對臺風帶來的危害,公司在設計之初加強了風輪、機艙等部件的結構設計;對抗臺區(qū)域的機組進行基礎和塔架的重新校核,確保在極大風速下,塔架和基礎的可靠性;同時,采用抗臺風控制策略,保證臺風過程中機組保持在承受載荷最小的狀態(tài),這些技術的采用都大大提升了風機的抗臺風性能。
每年浙江和廣東都會遭遇多次臺風登陸天氣,運達風電機組在歷次的強臺風考驗下,凸顯了運達風機的安全性和先進性。面對日益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運達風電建議:如果要在臺風區(qū)新設風場,除了裝配抗臺風型風機之外,風場管理方還應做足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積極主動為風機購買氣象災害損失險,以便最大程度保障風場利益不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