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投資計劃接連遇挫,繼上月內地陽江核電廠入股突被拒,投資額高達70億元的香港風力發電場亦暫緩上馬,有助紓緩本港240萬中電用戶的電費加價壓力。同時,中電涉逾百億元在內地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資,亦因選址未獲批仍然膠著。
中電計劃投資涉逾百億元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在南韓大邱參與世界能源大會的中電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藍凌志承認,項目因內地未批,選址現仍膠著,估計由批地至落成需4年。
至于部署多年、位于西貢以東海面離岸風力發電場,已找到環境及技術均可行選址,但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經濟上可行(Economically Feasible),需更多數據,包括不同季節風力以計算生產電量、海床地基深度以計算造價等:“仍要幾年時間收集數據。”
中電2011年估計風力場造價50億至70億元,藍凌志沒直接回應項目是否未納入已提交港府的2014至2018年供電及未來擴建供電系統發展計劃:“興建風力場決定必須小心,因涉及太大投資,須收集更多優質數據才給公眾和政府做決定。”
他又說在港發展具規模可再生能源有難度,因本港天然風力不足,且高樓多減低太陽能成效,土地資源亦有限,開發離岸風場是可考慮方案,但造價貴且發電量少,是否推行需社會共識。《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