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能源9月2日北京電(和佳)能源裝備制造業是技術密集、關聯度高的戰略產業,是現代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裝備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29日,“中國能源裝備自主創新報告會暨中國能源裝備企業全球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旨在通過為我國能源裝備產業搭建一個政企交流,推進我國能源裝備自主創新,加快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能源裝備有序、可持續發展。
會上,《中國能源裝備年鑒》正式發布,中國能源報社社長李慶文發表了致辭。他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國家能源裝備產業已實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目前我國能源裝備規模已居世界前列。我國發電總裝機和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完整、門類齊全,工藝技術突飛猛進,國產化程度不斷提高,一些裝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全面闡述了我國能源裝備自主創新的發展歷程、成就和未來發展方向。他指出,能源裝備企業要取得快速發展,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二是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型;三是要提高用戶對自主裝備企業的認識水平和認同程度。他同時強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有力的組織協調非常重要。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廖永遠對“西氣東輸”建設大力推動我國能源裝備的國產化情況作了分享,他提到“西氣東輸”系統工程建設直接拉動國內鋼材、設備、材料、施工及天然氣利用等相關產業發展,帶動相關投資8000多億元。
本次論壇由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中國能源報社主辦,煙臺杰瑞石油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各行業業協會、地方能源局和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的嘉賓等200多人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