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上項目均能在“十二五”期間開工,500萬千瓦的目標并不難實現,10多個項目就能達成規劃目標。500萬千瓦目標只是釋放中國發展海上風電的信號,更重要的是,通過500萬千瓦項目的實踐,中國海上風電開發管理體系得以逐步建立,制度、政策、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同時,設備制造和施工安裝能力不斷加強,海上風電指導電價也將逐步形成,為中國“十三五”及以后海上風電健康快速發展打好基礎。
此次會展之時,國家能源局將攜沿海各地發改委蒞臨指導,國內五大風電開發商將悉數到場,華銳和VESTAS領銜全球海上風電業權威企業積極參與,丹麥、英國、荷蘭和德國等海上風電發達國家政府攜專家學者及企業展團不遠萬里來滬,共商海上風電發展大業。展覽將涵蓋海上風電整機、主要零部件、海上安裝、智能電網和儲能等設備技術;大會預計規模700人,將有近百位國內外演講嘉賓在14場專場中發言,國際化程度預計超過30%。
政策背景
海上風電迎“順風”
首入鼓勵類產業目錄
海上風電的發展即將提速。2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修訂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特別加進了兩項與海上風電有關的內容。這一來自政策層面的利好動作或將成為風電產業的新增長點。
新增加的兩項“鼓勵類”內容分別是“海上風電機組技術開發與設備制造”和“海上風電場建設與設備制造”。這一鼓勵勢必會給當前陷入困境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帶來重大利好。而涉及相關制造業的中國北車、華銳風電、粵電力A、風機塔架制造企業泰勝風能、天順風能等將直接受益,涉足風電的長征電氣等也會搭上順風車。對于海上風電市場,眾多風機制造企業對其寄予了厚望,這個市場潛能巨大。根據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GW;到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GW,中國海上風電醞釀著千億元的巨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