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歐洲海上風電發展迅猛,裝機容量也正處于大規模增長階段,但美國至今卻仍未安裝一臺海上風力發電機組。《衛報》稱,這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其國情咨文中所提到的美國將加強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權不太相符。
即將離任的內政部長肯?薩拉查(Ken Salazar)日前表示,他對美國的風電發展前景非常樂觀,而長期陷入困境的海上風電項目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啟動。事實上,美國的海上風電開發仍處于起步階段,而歐洲和亞洲已經開拓性地將海上風電作為各自能源計劃的一部分。為何美國海上風電發展會停滯不前呢?
首先,發展海上風電需要國家的大力扶持。美國國會今年再次提高了風電開發的生產稅稅收抵免,讓風電開發商們大松了一口氣。1千瓦時風電將獲得0.022美元的稅收抵免,這將可以收回風電項目建設成本的30%。美國電力輸送委員會估計,此項補貼僅每年的總金額就將達到10億美元。支持者表示,如果沒有這些補貼,風電產業將跌入冰點。然而,即便如此,風電產業仍難與化石燃料行業進行公平的競爭。(1美元約合6.22元人民幣)
德國萊茵集團執行官蒂埃里?艾倫斯(Thierry Aelens)指出,海上風力發電產業尤為如此。海上風電高昂的建設成本和傳輸成本,使其電價是陸基電價的兩倍,且目前水力壓裂法的應用進一步降低了天然氣的價格。而美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嚴重依賴于私人投資,風電行業只有從聯邦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財政支持,才能與化石燃料進行競爭。
第二,海上風電“利益相關者”的阻撓。利益相關方涉及到鯨魚和鳥類的愛好者、部落土地的捍衛者、漁民以及像美國科氏集團等各種組織。美國海上風電的發展就經歷了無數場的訴訟,其中涉及船運干擾、威脅鳥類和海洋生物、損害傳統漁業等方面。
美國野生動物聯合會的高級分析師凱瑟琳?鮑斯(Catherine Bowes)指出,關心野生動物的合法權益是正當的,風電公司應竭盡努力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她說:“但野生動物經常被用作反對某個項目的理由,甚至是從前沒人真正關心過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