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串補阻尼電抗器設計研發及抗短路穩定性能是產品研發過程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據該廠副總工程師吳玉坤介紹,特高壓工程訂制的串補阻尼電抗器需要承受170千安培短路電流,所產生的短路電動力是普通產品的2至3倍。
由于技術參數要求高,運行條件苛刻,產品結構、電場電暈、磁場發熱、抗震穩定、動熱穩定等多項技術難題亟需解決。初步設計時,吳玉坤和他的團隊意識到,串補阻尼電抗器額定容量大,發熱嚴重,機械穩定性要求高,如果直接進行單臺式產品設計,很難通過后期的溫升試驗和短路試驗,這樣的結構雖然成本低,但風險非常大。
在利益和風險面前,該廠堅定特高壓工程的質量和穩定高于一切的工作信念,選擇了分體式并聯結構設計,即由大化小,增加部分成本、降低整體難度和風險。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可行的,從而順利保證了工程的研發進度。
科學檢驗產品的可靠性,保障產品能夠滿足系統要求,是該項目的技術重點,也是檢驗產品是否成功的關鍵。為此,該廠在多次與代表國際先進試驗水平的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高壓電器試驗研究所、荷蘭KEMA高壓試驗基地溝通的基礎上,組織專家團隊借助經驗、合力攻關、自主試驗、破解難題。先后采用國際上先進的電、磁、力仿真軟件,進行類比式分析核算,找出了產品的安全薄弱點;采取橫向絕緣機械支撐的獨特加強方式進行加固,使之滿足抗短路要求,取得試驗成功。
2011年11月20日,該廠對自主研發的特高壓串補阻尼電抗器進行人工短路試驗。隨著現場“吱吱”的電流聲以及強烈的電場火花迸出,串補阻尼電抗器表現穩定,經受住了大電流考驗。這表明該廠終于攻克了特高壓串補阻尼電抗器這一世界技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