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昨天,中國主要太陽能企業剛剛集體回應美方不公平貿易行為。今天,中國商務部上訴WTO。種種舉動是否意味著,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李成鋼并不贊同這樣的說法。
李成鋼:在中美兩國經貿發展的過程中,通過雙邊,通過多邊,通過對話,通過訴訟,來解決一些干擾影響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因素,從長遠來說為了更好鞏固中美經貿關系。
這場中美間的貿易糾紛,并不是簡單抽象的法律訴訟,因為不管對于無縫鋼管、還是太陽能光伏來說,每一個涉案行業、涉案企業,都有著關乎生存的經濟利益。
22類產品中,涉案金額最多的是油井管,高達27億美元。山東墨龍石油機械股份公司2008年出口超過1億美元,但2009年突然就沒有了出口,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美國進行的“雙反”調查。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利潤損失近3.5億元人民幣。
公司相關負責人:所有的無縫鋼管、焊管等各種規格的都反,稅率也比較大,這樣造成了我們直接出去不了了,沒辦法出口。
目前,美國向這家油井管企業征收32.07%的反傾銷稅,13.41%的反補貼稅。在得知中國向WTO起訴美國的消息后,這位負責人期待政府在反傾銷稅的申訴上,步伐也能加快。
公司相關負責人:你想利潤是10%左右吧,光它收稅就收到30%多,本來這兩項加起來就45.48%,占你整個一半了,你沒有利潤,沒辦法出去,當然反補貼去了以后稍微好了點,還是挺多的。
不僅僅是油井管,另一個行業的命運也牽動人心。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實施最高4.73%、最低2.9%的反補貼稅。山東一位光伏企業的負責人無奈地說,僅此一項,公司出口成本增加30%。對于中國政府的及時出手,他們非常期待。
公司相關負責人:這是好事啊,這樣的要是成功了以后這個(反補貼稅)就免掉了嘛。
對不少的涉案企業來說,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法務總監陳卓細細地和記者算了筆帳,政府的上訴究竟能多大程度影響美國裁決,是他放心不下的。
陳卓:按照時間表終裁是在年年的年底十月、十一月的時候進行,根據WTO相應的糾紛解決的規則,中國政府現在提出這樣一個申訴的話,很有可能將來這個結果會要在我們的案子的調查期之后了,所以我們面臨的結果可能是現有美國關于補貼的終裁,后有WTO關于美國反補貼調查是否合法的裁決。所以現在很難說,這樣的一個申訴對我們目前的案情會有直接的影響,但是這還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