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風電行業大洗牌,擇優生存的一年:國內眾多企業面臨產能增長過快、行業競爭加劇、部分技術難關未突破、國外同行的強勢分羹等挑戰。在風電變流器市場內外競爭與內部競爭都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北京能高迎風而上,1.5MW雙饋并網變流器繼山西左云、吉林大安并網運行后,再次批量入駐山東膠南風場。

青島是個美麗宜人的城市,然而在膠南風場,海拔595米,雖然聽起來不是很高,環境卻十分惡劣。2011年12月18日,北京能高調試技術人員在零下10℃~15℃的環境中,跺著冰涼的腳,搓著紅腫的手,展開了緊張而有序的一期靜態調試工作。
為了收集主控柜結構資料,技術支持部的調試工程師在沒有助力器的情況下爬上高達80多米的塔筒。調試完畢后,在塔筒內的照明燈熄滅,蓄電池也沒電后,更是如壁虎般摸黑探路,最終帶著影像資料,頭冒“青煙”的勝利歸隊。

2012年1月6日,新年伊始,膠南風場一期33臺靜態調試工作順利完成,歷時22天。同時,二期的整機吊裝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2012年3月9日,春寒料峭,一期動態調試如期展開,北京能高派外技術支持人員全力以赴戰斗在風場一線,據現場工作人員稱這個時節膠南地區時有陰雨,風場氣溫尤其低,他們每天六點半起床,一直到晚上九點多才會結束一天的工作,為力保工作進程,完成每天計劃的任務,有時候他們連午餐時間都省了,持續作戰。風場一線能高人的工作精神不僅是能高形象的演繹,更贏得了業主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