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全球的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1.2億千瓦。2008年,全球風電增長速度達到28.8%,新增裝機容量達到2700萬千瓦,同比增長36%。2008年,歐洲、北美和亞洲仍然是世界風電發展的三大主要市場,三大區域新增裝機分別是:887.7、888.1和858.9萬千瓦,占世界風電裝機總容量的90%以上。從國別來看,美國超過德國,躍居全球風電裝機首位,同時也成為第二個風電裝機容量超過2000萬千瓦的風電大國。中國風電發展依然強勁,2008年是連續第四年年度新增裝機翻番,初步計算,實現風電裝機容量1221萬千瓦,超過印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風電大國,同時躋身世界風電裝機容量超千萬千瓦的風電大國行列。
世界風電快速發展主要推動力是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在歐洲和美國風電成為新增容量最快和容量最大的發電電源之一,其中美國風電裝機占其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40%以上,歐盟27國風電裝機占其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35%以上,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為能源供應安全和能源來源多樣化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風電也是成本最低的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之一。正如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蘇思樵所指出的:“這些數據是具有說服力的,全球市場對于風電這樣的零排放技術有著巨大并且持續增長的需求。為了避免發生不可逆轉的氣候變化后果,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必須在2020年前后達到峰值且開始下降,而風電是目前唯一能實現這一目標的發電技術。2008年底全球的總裝機容量突破1.2億千瓦,相當于每年產生發電量約2600億千瓦時,減排1.58億噸CO2。”
盡管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對風電產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風能是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能源投資品種。2008年,在全球新裝發電設備中,風機裝機的投資達到近365億歐元,約合475億美元。全球風能理事會主席奧沃斯·澤沃斯教授指出:“風電已經成為最具吸引力的發電投資,不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增強國家能源安全角度,或保護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化石燃料的價格上下波動巨大,而這些燃料生產國能源供應政策并不穩定,因此依賴化石燃料的傳統發電技術充滿了風險”。
風電行業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并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全球范圍內風電產業的就業人數已經超過40萬人,其中美國、德國和中國都在8萬人左右,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估計,2015年風電產業就業人數將達到100萬人,2020年將超過200萬人。
美國、中國和歐盟不僅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也是風電發展的主要市場。2008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主要在美國、中國和歐盟,美國市場風電增幅巨大,本年新裝容量達到835.8萬千瓦,同比增長157%,累計增長49.6%,完成新增投資相當于170億美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相當于全美2008年全年新增電力裝機量的42%。但是,金融危機對美國風電發展的影響開始顯現,新的風電場項目和新風機部件的訂單的融資開始下降并且劇減,同時在風機制造行業也開始出現了裁員的現象。美國風能協會首席執行官Denise Bode說,“美國的風能產業正在經歷創紀錄的增長,風電行業已經成為了美國新增發電量的主力軍, 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同時,經濟和金融危機造成的惡果正日益明顯地在風電這一行業顯現。我們非常期待與奧巴馬總統及新的國會共同努力,推進未來恢復產業增長的政策,也希望這一努力能使我們達成奧巴馬總統所確定的三年內美國可再生能源產量翻一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