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電力"糧倉"作用顯現
2011年12月22-23日,國家電網在北京組織召開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預)初步設計評審會,全面細致地評審了該工程換流站和線路的設計技術方案。這是世界首個±800千伏、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級的直流輸電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河南輸電370億千瓦時,相當于運送煤炭1800萬噸。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鄭寶森指出,建設哈密-鄭州直流輸電工程,將新疆哈密地區煤電、風電資源送往河南負荷中心地區,將西部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對于維護新疆民族地區長治久安、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西北是目前我國能源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其中煤炭遠景儲量約占全國一半,風能資源約占全國陸上可開發量的1/3,電力開發的潛力巨大。"十二五"期間,西北電網作為華北、華中、華東特高壓電網的送端,將把西北地區的大型煤電、水電、風電基地與我國中東部電力負荷中對接"。
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西北電網完成跨區交易電量4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0%,完成跨省交易電量72億千瓦時,同比增38%,雙雙創出歷史新高,西北電力"糧倉"作用已經初顯。
2012年,西北將在保障區域內五省(區)電力供應和青藏直流交易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滿足西北區域外華中、華北(山東)、華東的購電需求,深化新能源接納交易,實施甘肅風電、火電與青海水電的互濟交易,推進海西光伏入藏電能交易。預計2012年,西北五省跨區跨省交易電量將達588億千瓦時,其中,送華中、華北和西藏電量420億千瓦時,跨省交易電量達16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