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當專注于生產電機的芬蘭渃泰克公司(Rotatek Finland)和芬蘭風電變流器生產商沃特克公司(Verteco)與美國能源公司尤提力提(Youtility)一起,決定合并組成新公司斯維奇(The Switch)時,多數人還不太清楚,這意味著什么。
彼時,這家新成立的公司對外宣布,將專注于生產兆瓦級永磁發電機與全功率變流器,而這兩項技術在當時看起來,還略顯“新潮”。此外,斯維奇的老家芬蘭在風電應用領域的表現,似乎也不及她的鄰居丹麥和挪威那么出色。
但隨后,人們看到了這家公司疾速成長的勢頭。5年間,斯維奇發電機及變流器的安裝量達到了5500兆瓦,成為相關領域中與全球十大風機生產商合作最多的一家。
“這當然不是運氣,我們繼承了3家公司長達25年的專業知識。”斯維奇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ukka-Pekka M?kinen(J-P)說。
僅以J-P個人的經歷而言,他曾先后供職于ABB和VACON,在這兩家公司從事了19年與變流器相關的工作。
如果說強大的技術背景讓斯維奇有了在市場上角力的資格,那過去幾年中國風電市場的高速發展對它而言,則是最有力的“東風”。這家在全球只有280名員工的公司,去年的收入是1.34億歐元,凈收益1180萬歐元。其中,來自中國市場的業績貢獻占到60%-70%。
不過,因為今年中國市場的增速放緩,斯維奇的腳步難免也要放慢一些。“我們在中國工廠的利用率確實沒那么高了。”J-P說,“但中國的整機商過去在采購部件時更關注功率大小,現在他們相信優質部件能帶來更高的發電量,而這個正是我們所擅長的。”
稀土漲價影響有限?
在最近舉辦的201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斯維奇發布了其新一代全功率變流器。站在自家的展臺上,J-P熱情洋溢的介紹著,“這款變流器的體積更小、更堅固,且能滿足世界上最嚴格的并網規范。同時,它非常適合用于海上安裝。”
在J-P賣力演說的感召下,許多人被吸引過來。但他被詢問最多的問題仍然是:成本如何?
“永磁發電機和全功率變流器確實能夠產生更多的電量,而且在并網與故障穿越能力上也更具有優勢。”風電領域專業咨詢公司MAKE Consulting中國區首席代表孫佩宏表示。基于此,MAKE預計,“2012年,采用永磁直驅技術的風機將占到全球風機總量的19%。”而在2009年,這個數字還僅為6%。”
這對于斯維奇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只是,新客戶還沒有大量地涌入這個市場,今年瘋漲的稀土價格,讓人們對于永磁發電機的成本心存疑慮。
“稀土價格上漲確實有一些影響。”J-P坦言。不過,雖然斯維奇也售賣其他技術的發電機,但J-P仍然認為永磁發電機是最佳技術路線,因為要看長遠的發電效率。“比如你用勵磁的電機,除了效率要低一點,每年業主還要多支付1萬-1.4萬美元的電費。”
據了解,永磁發電機中磁鋼的主要原料就是稀土,而今年以來稀土價格在7-8月時曾一度翻至10倍,“目前雖然有所回落,仍然比年初的基準價格水平高10%。”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但孫佩宏卻不認為這將對永磁電機的市場有太大的影響,“前提是我們要考慮稀土價格占到永磁發電機的成本是多少,以及永磁電機在直驅風機中的成本比例。”
“電機大概會占到直驅風機成本的35%-40%。”三一電氣電機公司總經理馬賢好表示。而前述業內人士則告訴本報記者,“稀土價格占電機成本的比例約為30%-40%。”
不過,這個價格上漲可能并沒有影響到J-P的信心。“在中國市場上,大家都知道金風科技(002202.SZ;02208.HK)是我們非常重要的
客戶,但是我們實際上有很廣泛的客戶群。”
去年,斯維奇開始與東方電氣(600875.SH)合作,為其1.5兆瓦的直驅風機提供永磁發電機和全功率變流器,“他們去年簽下的出口到印度166臺風機的項目,將使用我們的產品。”J-P說。
最新的消息則是來自于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其生產的5兆瓦海上風機,也將使用斯維奇的永磁發電機和全功率變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