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通公司選擇了國內目前風電配套產品需求旺盛的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在當地實現本地化生產,減少物流成本,讓產品進入當地市場更加便利。重通公司的葉片產品將覆蓋蒙東、蒙西和東北地區3000至4000公里的風場,并進入華北、東北等國內風電產品主體市場。此外,重通公司還將通過與重慶大學、中國空氣動力研究發展中心等機構進行產學研合作,聯合研發出1.5兆瓦、2兆瓦和2.5兆瓦以上等多個品種的風電葉片產品。
打造百億級產業鏈條
重慶的風電產業,為何發展如此之快?市經信委裝備機械處負責人認為,“雖然風電裝備在我市起步晚,但起點卻很高,除了具有海裝風電這樣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外,關鍵是我市依托老工業基地的優勢,在裝備制造業零部件配套能力方面‘得天獨厚’,這自然為整個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在早前出爐的重慶風能資源評價報告表明,重慶風能總儲量為2250萬千瓦,巫山、秀山、黔江、巫溪等9個區縣(自治縣)的風能都很豐富。建立起本地風電場,刺激對風電配套產品的市場需求,這將成為重慶風電裝備企業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然而,提速風電裝備產業形成百億級產業鏈,不僅本地風電裝備企業要“走出去”,還要利用本地風力資源“引進來”更多國內風力發電企業布局風電場,讓它們就近采購重慶本地造的風電配套產品。
繼大唐、國電、華潤等央企進軍重慶風電市場后,國內最大的民營風電企業———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近日已與城口縣簽約,將投資20億元布局風力發電場,建成后年發電量約為4億千瓦時。
記者了解到,目前準備積極上馬風電項目的區縣就包括武隆、黔江、奉節、豐都、石柱、巫溪、萬盛、酉陽、巫山等。重慶市發改委能源處負責人向媒體表示:“未來5年內,我市將積極提高風電等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比重,2015年力爭達13%以上,到“十二五”末,全市風電場裝機容量有望達到50萬千瓦,這對我市風電配套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塊近在眼前的市場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