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退出
進入2011年,哈空調率先決定終止風電研發活動攪動了風電行業的神經。
哈空調1月28日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慎重審議,決定終止風電研發活動,集中精力做大做強主業。
2009年,“風電產能過剩”的熱議在行業內驟起之初,哈空調決定開展風電領域研發相關活動。然而從進入到退出,時隔僅僅一年。
“哈空調退出是比較明智的。”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2月15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據了解,國內風電設備企業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金鳳科技、華銳風電、東方電氣三家龍頭;第二梯隊是明陽風電、湘電風能、上海電氣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第三梯隊是一些不知名的中小企業。
據李勝茂介紹,第一梯隊的三家企業基本上占據了國內風電設備市場60%的份額,剩下的40%的市場份額也被第二梯隊瓜分殆盡,留給第三梯隊和新進入者的市場份額已經不多。
與此同時,風電行業還面臨著一個不得不說的背景:國內市場對風電設備的需求在減緩。
李勝茂說,2010年之前,國內風電廠的裝機容量保持著每年翻一番的增速,但是2010年年末,增速放緩到62%,下降了四成。“隨著需求減弱,下游風電場更愿意把訂單投向優勢企業如金鳳科技等,而像哈空調這樣的新進入者將更加難以獲得訂單。”
“較高的行業集中度使新進入者的機會已經不多。哈空調的資本實力并非十分出眾,要么選擇退出,要么選擇被兼并。大的市場環境就是這樣。”李勝茂說。
哈空調在公告中也表示,在風電研發過程中,國內風電企業發展數量激增,同質化競爭嚴重;國家產業政策發生較大變化,規范風電行業發展力度加大,提高了公司進入風電行業的準入門檻,“公司繼續從事風電業務風險較大。”
哈空調證券辦張先生2月15日在電話中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該公司的風電業務只是處于研發階段,還沒有投入生產。
哈空調公告稱,董事會授權總經理對所涉及的技術合作協議及零部件采購合同進行善后處理,積極與賣方和潛在的使用者聯系、溝通轉讓事宜,盡可能減少損失。
不過,對于該事項進展情況,張先生表示“沒有接到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