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向北穿越河北省懷來縣東花園鎮中心主路,錯落有致的白色風機排列在金黃色的玉米地中,給這個商店墻上仍然刷著“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標語和滿路羊糞蛋的僻遠小鎮帶來不少現代氣息,這就是北京地區目前唯一的風電場——鹿鳴山官廳風電場。
風電發展思路的補充
記者來這里的原因是:官廳風電場是建設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賺錢的風電場。
2007年9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內蒙古考察風電建設時提出了“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風電基地建設思路,發展至今,我國的新疆、甘肅、內蒙古、河北、東北等風能資源較好的地區風電建設如雨后春筍。
然而,上述地區由于經濟發展速度較慢、電網結構薄弱、配套建設投資巨大、電力消納市場難以落實等現實因素,風電場雖然建起來了,受制于上網等瓶頸,很多開發商賺不到錢。據統計,2009年,我國有1/3多的風電無法上網,有人形象地比喻為“曬太陽”。
賺錢的官廳風電場
在我國,北京并不是風能資源最好的地區,更不屬于列入國家規劃的風電基地,而官廳風電場卻是個賺錢的風電場。
北京能源投資集團(以下簡稱“京能集團”)鹿鳴山官廳風電場總經理唐曉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官廳風電場毗鄰北京,所有風電都可以就近上網,每年可以發3億度電,發多少賣多少,如果國家政策不變,10到12年可以收回所有投資,以后就是凈賺了。”
官廳風電場位于北京西北部,“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首都“五大風口”中之一,地勢平坦、居民密度低、電網發達、消納市場近在眼前,是建設風電場的理想之地。京能集團作為北京的地方能源企業,負責建設運營北京的能源項目,可再生能源在其總裝機中的比重早已超過國家3%—8%的規定。
官廳風電場不僅發多少賣多少,而且配套投資很低,為企業節省了開支。唐曉對記者說:“北京地區每年用電70多億度,不到3億度的風電不會影響電網平穩運行,所以配套投資的調峰電源就節省了。”這種投資的節省也同樣適用于大多數經濟發達地區風電場的建設。
說到賺錢,有人會問,官廳風電場核準的上網電價是0.75元/千瓦時,而2009年7月國家發改委制定了“風電標桿電價”,規定北京地區的風電上網電價改為0.61元/千瓦時,價格下降了還能盈利嗎?
唐曉的一席話可以打消這種疑慮:“官廳風電場建設時,正趕上風電機組價格的高點,全部投資平攤為11000—12000元/千瓦,而且,為適應水庫附近土地狀況,風機吊裝全部按照灘涂地吊裝設計施工。此外,為避免影響周圍農業用地和環保,采用‘地埋電纜’, 成本勢必上升。現在風電機組價格逐月下降,1.5兆瓦機組最低報價3850元/千瓦,況且北京其他地區與庫區不同,上網電價低點兒也不成問題。”
不影響附近居民
在北京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建設風電場會不會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呢?記者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官廳風電場的風機矗立在東花園鎮北的玉米地里,最近的風機離村子大概3公里,蜿蜒的小路上成群的綿羊啃著收割后的高粱桿,記者問一位放羊人風力發電對村民是否有影響時,回答是:“離村子遠,沒啥影響。”記者隨機采訪了八、九個村民以及鎮政府工作人員,得到了同樣的答復。只要保持幾公里的距離,風機的噪音和影子不會對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北京“五大風口”利用前景
北京地區有著名的“五大風口”,分別是延慶康莊,昌平南口,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兩岸,風力發電所需的風能資源還說得過去,其他條件是否合適呢?記者陸續走訪了其中的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