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在風電容量的規劃上是科學和合理的。只是當時,我們對可再生能源中的秸稈發電、天然氣發電,以及其他一些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情況過于樂觀,后來我們發現,在所有可再生能源里面,除了水能以外,風能是技術上最為成熟,最具有大規模發展的條件。這是我們調整的原因。
其次,我國的風能資源的狀況,經過最近兩年來重新科學的評價,發現容量遠超過我們原來的估算。此外,技術上成熟使得可利用的風能資源容量上,也比過去擴大了3倍左右。
《21世紀》:我國的海上風電風力資源評估情況到底如何?之后開發風電,更優勢的資源到底是在陸上還是海上?
顧為東:我們國家引進了加拿大世界上最先進的風能檢測系統,通過國家氣象局幾年來的努力,已經測出陸上的風能資源已經從原來的十米高處7.5億千瓦,上調為50米高處的23.8億千瓦。
海上風電用的還是原來的老數據,就是2.5億千瓦,因為海上的數據還沒有測出來。我想測出來后,應該在現有基礎上增加4-6倍,但是還等勘探之后才能確定。
我認為陸上和海上風力資源都有優勢,總的來說,陸上的風資源跟海上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海上的發電量遠高于陸上同樣容量風機的發電量。
但陸上的風電投入相對少,目前陸上風場建完后成本為8000-10000元/千瓦,海上成本可能是要2萬-2.6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