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數據意味著,內蒙古的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占全國的一半,巨大的資源使內蒙從東到西成為了風能投資的熱土。
風從東方來,穿越祁連山脈以北和北山山系以南的河西走廊。"兩山夾一谷":這塊甘肅省西北部的狹長高平地,成為東西風的天然通道。天然造就的風能行至玉門,70米高度的年平均風速7.9米/秒,平均風能密度506瓦/平方米;再西進到"世界風庫"瓜州,已達8.3米/秒和703瓦/平方米。兩地的年平均風能總儲量均在2000萬千瓦以上。
甘肅省決定,要將強勁的風變成源源不斷的回報要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該省將在酒泉市所轄的瓜州縣、玉門市和肅北縣建設千萬千瓦級特大型風電基地,2010年完成裝機容量516萬千瓦,2015年達到1271萬千瓦,工程靜態總投資約1200多億元。規劃報告于2008年4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查。如果全部開發完成,酒泉風電基地的總裝機容量,將超過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發電量,當地將之定義為"陸上三峽"。
在投資風電的企業中,國字號電力企業占到了絕大部分,這是為什么呢?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福生說:"國家發改委對可再生能源的扶持政策里邊有一條硬性規定,對幾大發電公司,要求它必須按照火電的裝機匹配5%到10%的可再生能源。否則不給它核定新的火電項目。所以,眾多的火電投資商為了滿足發展的需要,爭相投資風力發電。"
2008年中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了1221萬千瓦,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具體說,這一容量已經提前兩年完成了國家"十一五"風電發展規劃,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的目標,現在,這一目標很可能在2010年就能提前實現。在投資者火熱的追捧下,這些規劃趕不上急劇發展的變化。
如此非理性狂熱的背后原因并不復雜。目前,中國60%以上的風電裝機是由國有五大發電集團投資并運營。對其而言,公司盈利并非直接目的,搶占地盤,提前達到國家規定的新能源份額才至關重要。
此前,由于中國政府嚴格控制風電投資,中國風電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沉寂狀態。直到2003年,國家發改委推行5萬千瓦以上風電場的特許權招標,第一次帶動了風場的大規模建設,隨后頒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則用法律形式固化了幾個利益主體間的關系。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05年中國風電裝機躍增了254%,整個風電產業欣喜若狂,迅速擴產。2007年9月,《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頒布最終將風電投資推向高潮,其中不僅提出了2010年500萬千瓦、2020年3000萬千瓦的風電發展目標,而且首次明確了配額概念,鼓勵中國500萬千瓦以上的發電集團,在2010年除水電外,要擁有3%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2020年這一比例達到8%。配額制激發了五大發電集團投資新能源的決心,它們紛紛成立新能源公司,加大風力發電的投資。五大電力集團對風電的積極介入及獲得的主導地位徹底打開了風電久閉的投資閘門。
風電入網難
"有風的地方,就有風電場",有人如此生動地描述東北地區風電場的發展速度。
一方面,風電場的建設風風火火,但另一方面,不少建成的風電場卻被閑置,利用率較低。由于缺乏整體規劃,風電輸送工程與整體發展規劃極不配套,發出的電送不出去,導致不少電場投產后效益低下,建成后只能閑置。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到2010年,東北地區目前在建和已并網的風電場將超過1200萬千瓦,風電機組單位造價約7000~8000元/千瓦,按單位成本7000元計算,就算是1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至少需要700億元投資,這還僅是建設風電場的費用,輸變電設備等不在其中。而目前,約有一半的發電能力閑置,也就是說,至少350億元的投資在空曬太陽,屬無效投資。
目前,風電"發得出,送不出"的情況并非個別現象,粗略估算,全國有1/3的風電裝機并網項目處于空轉狀態,造成巨額投資閑置。
制約風電發展的最主要瓶頸是上網問題。以內蒙古為例,當地的風力資源約占全國風力資源的1/3,2008年年底內蒙古風電裝機容量達372萬千瓦,但機組隨時會收到電網的關機指令。其中,占內蒙古風力資源1/3的烏蘭察布市,按照規劃及其實際發展能力,原本2009年可以將裝機容量擴展到240萬千瓦,但因為上網受限,其中已經完成所有前期工作的100萬千瓦裝機容量無法開工建設。
有數據表明,2008年,中國因電網吸納能力限制造成的風電場少發電量16億千瓦時,2009年的相關數據還未統計出來,業內人士估計至少可達到20億千瓦時。
據介紹,目前蒙西電網已經沒有能力消化更多風電,國家電網、華北電網的上網規劃也尚未落實,因此,今年只能寄望于尚未對風電并網叫停的東北電網再消化100萬千瓦,屆時內蒙古風電上網容量勉強可以達到600萬千瓦。
如果不解決上網問題,占全國風力資源1/3的內蒙古,風電方面幾乎沒有發展空間。
由此,風電產能過剩是相對過剩,是并網難導致的上游產能過剩。據國家電監會公布的《我國風電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全國風電場普遍經營困難,甚至虧損。并網難題一直是風電企業難以逾越的障礙。
風電并網為什么如此之難?事實上,國家在政策上是鼓勵并積極推動風電開發的,相關規定要求電網企業無條件接納風電入網,但實際上,電網企業表現并不積極。電網企業限制風電上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風電不穩定,時有時無、時強時弱,對電網形成沖擊。